今天讲一下两个姑娘的故事,背景:昨天下班后跟女儿一起去逛街。
第一家店,接待我们的小姑娘,胖胖的,妆容打扮有点非主流。给人第一感觉就是有点难靠近,实际上说话语气还挺温和,也有礼貌。
但是她推荐的衣服,女儿都不怎么喜欢,最后女儿自己挑选了两条牛仔裤。
中途闲聊,问姑娘多少钱一个月,她说她是兼职,5块钱一个小时。啥?5块钱一个小时?我当时以为自己听错了,怎么有这么廉价的劳动力?于是又问了她本职工作是做什么的。
原来她是湖美毕业的大学生,现在是一名美术老师,在黄石一所高专里教学生平面设计,因为疫情学校没有开学,所以就在家旁边找个兼职。
我问她有没有提成,她说有,但是少得可怜。
临走前我让女儿加了这个姑娘的微信,以后想买衣服的时候就提前跟她约时间,在她上班饿时候过来看看,有合适的就照顾一下,给她冲冲业绩。
接着逛了第二家,也是一位小姑娘接待的,这姑娘瘦瘦的,短发,清淡的妆容特别精神,人也特别热情。
给女儿推荐了几套裙子,有一套黑色裙子,女儿刚开始一直不肯试,最后在姑娘的坚持下,试了一下,没想到穿得非常好看,果断买下。
最后买了两套裙子,价格不高,一百多块钱,还送了一对耳环给女儿。临走前小姑娘对女儿说,她也是美术生,可以加个微信,交个朋友。
后来我们才知道,小姑娘今年是大四学生,这个小店是她和同学一起合伙开的。
女儿到家后还收到那个姑娘发来的微信,然后女儿觉得小姐姐挺好的,就把小姐姐的店推荐给了她同学。
都是年龄差不多的两个姑娘,为啥差别这么大?
因为他们所扮演的角色不同,一个是打工的,一个是自己创业。不同的身份让她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大不相同。
打工者:不主动加客户微信,推荐产品不用心。(所以一个小时才值5块钱,是情有可原的,你的能力决定了你的价值)
创业者:热情,主动搭讪,专业,买衣服送耳环(尽管耳环质量很一般),主动加顾客微信,留住了再次链接的机会。
这就是打工思维和老板思维之间最明显的区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