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与朋友一起吃饭,坐一起的还有她的女儿。眼前20岁的女孩算是我的校友,虽然我已经离开母校近30年了,那是多么遥远的事情。
谈话间,让我想起了当年的校园,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并不是发生在很久以前。
从后门进入的大阶梯教室,敦厚坚实的长条桌椅,靠墙的暖气片上总是摆放着我们的热水壶和饭盆。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大讲台上面可以上下推动的六块黑板,被老师们推上去,又拉下来……
离开校园太久,几十个年头过去了,我还是隐隐约约觉得自己一直是一位学校里的学生,这是我始终不愿放弃、也不想改变的角色。那种坐在教室里的感觉,课堂上的氛围,时时地被记起。
清晰地记得解剖课的邱实老师第一次给我们上课时,在黑板上写下他的名字,字体遒劲有力,“实”字是繁体,他还特意做了解释。免疫学的沈元珊老教授,气质温婉优雅,真的是让晚辈们领教了。教数学的陈铁生老师文质彬彬,典型的时代青年才俊,当他自我介绍后在黑板上写下他名字的霎时,同学们哄堂大笑,当然,那是友好的、天真的笑。 我还记得其他老师的音容和笑貌……
朋友惊叹我的记忆力,怎么会有这么好的记性?我笑着说,有些东西不需要刻意去整理,会永远存放在记忆的角落,在日后适逢一个场景,它就会鲜活地呈现。我想,这也算是生活的馈赠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5125431/94f3e1724b77c89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