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读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文章的部分片断一直萦绕在脑海,虽然在学生时代读过部分节选,但这次重新读起来,却有意外的感触和收获。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个场景发生在鲁迅在日学医时,他的老师藤野先生拿走他的笔记,然后从头到尾的修改一番,对于一个“大清留学生”,藤野先生还细心的修改他的语法错误。从写作手法上来讲,鲁迅先生并没有夸赞藤野先生是多有责任心,而是通过描写细节,让读者深深的感受到这位老师的用心。至少像我这样一个伪学霸,从小到大还没有得到这样的待遇,我身边的真学霸也一样,老师除了语重心长的强调学习有多么重要,然后布置一大堆习题外,还真的没有将笔记可以从头到尾修订的,更不用说还修改语法了。
藤野先生对鲁迅先生十分上心,哪怕鲁迅先生画的血管位置稍微偏移了一点位置,也是要求他纠正过来的,教学态度十分严谨。可能是因为“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而鲁迅先生让藤野先生有所改观,因此他的老师对他格外上心也不得而知。但对一个异乡人,藤野先生并没有因为当时的中国弱小而歧视这个“大清留学生”,我认为是真正是做到了有教无类的。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前些年在国外当交换生期间教我的一位老教授,那个学校是小班教学,每个学生都要上台做Presentation,我自然也不例外,就算做了大量的准备,我还是被他在所有学生面前批得一无是处,比如说我的英文发音不标准,说话逻辑不清楚等等,虽然他说得很Gentle ,但我还是很难堪。令我感动的是,身边的同学(都欧洲籍)有些直接在课上支持我,说觉得我不错,因为英文不是我的母语,有些直接在下课找到我,跟我开玩笑说,他(老教授)的逻辑才不清楚,让我不要在意。
其实他那个年代的很多老外在骨子里有种莫名优越感,认为白种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品种”,黄种人自然是排不上号的,对我的各种刁难,我想也有部分原因是缘于此,做为班里唯一的黄种人,从小到大没挂过科的我,在他的课程上我挂掉了,最后的考试是一篇论文,他给我补考的机会,而我直接放弃了这门学分,一方面是总的学分已经修够了,另一方面是实在不想跟他再周旋。
我是多羡慕先生在异国求学能遇到藤野先生啊,可能是我的运气不好,又或者是优秀的老师本身就比较稀缺吧,很多的骚年在求学的年代,如若得到老师一句真心的夸赞,或是一个认可的眼神,人生可能就因此不一样了呢?又有多少孩子在小时候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的课而放弃学习?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鲁迅先生有良好的家庭背景和学霸金身护体的。
“但不知怎的,我总还时时记得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能传到中国去”。或者藤野先生是看中了鲁迅先生的天资,又或者真是为了传扬医学,不管怎么样,我们就是缺这样的老师不是么?
愿所有的有志骚年都能被幸运温柔以待,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像腾野先生这样的贵人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