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一无是处,啥都做不好”是某些人常说的一句口头禅,这里聊一部美剧《良医》。
墨菲从小就是个自闭症儿童,陪伴他玩耍的从来就只有他的弟弟。
然而,一次意外,他弟弟不幸从一辆废弃的车上摔下,抢救无效去世。从那之后,就没有人陪他玩耍了。没人理解,被同伴嘲笑,让他变得孤僻难懂。再加上他本身患有自闭症,大概连老天都嫌弃他吧。
然而,有一个人没有放弃他。他就是一家医院的院长,叫Aaron Glassman,他是个好人,在墨菲16岁时就开始指导他,像儿子一样对待他,并发现墨菲在医学方面有惊人的天赋,于是帮助他学医,在他学有所成之后,又力排众议,把他招入自己医院当个外科医生。
墨菲是不幸的,然而他因为遇到院长而又变得幸运。
没本事、没技术、没朋友,还内向孤僻,脑子又笨,这和墨菲何其相似!
像墨菲这类自我否定,这在心理学里头,本身就是一种以偏概全的错误思维,因为某些方面的不如别人,就全盘否定了自己整个人生。
就如同我们照了照“镜子”,却不喜欢“镜中的自己”,于是羞愧开始萌生。当我们最终承认自身的瑕疵和缺点时,大多数人都会苛求和为难自己。
“我还不够好,我简直一无是处。”例如,当把自己的身高同杂志模特儿比较时,或者把自己的银行账户同富人比较时——我们可能会更加痛不欲生。
这种懊悔的状态只能导致更为严厉的自我苛责,就像我们变成了一事无成的失败者,并一直这样沉沦下去。
究其原因,许多都是因为自我评判,在与生活的赛跑中,一旦我们未占上风,就不停地苛责自己,那么解决之道是什么呢?
一言以蔽之:停止评判和评价自己。不再给自己贴上“好”或“坏”的标签,以开放的心态接纳自己。
友善、关切和体恤地对待自己,就像对待朋友甚至陌生人一样。
就如同在塔拉·贝内特戈尔曼的著作《情绪炼金术:心智如何治愈心灵》(Emotional Alchemy:How the Mind Can Heal the Heart)中,她使用炼金术来比喻以关爱之情拥抱痛苦之后的精神和情绪转化。当关怀降临时,消极自我评判的死结开始松解,而代之以宁静与融和——就像在煤炭中找到了闪耀的钻石。谈及性格孤僻内向,就不得不提及《内向者优势》这本书,在书页中记载,所谓的性格内外向,本质上是一种个性特征,它与害羞、自卑、孤僻完全不是一回事。
区分性格内外向,最显著的特征是他们的精力来源:
性格内向的人,主要是从他们的内在世界,比如思想、情绪和观念中获得精力。而外部世界的一些刺激,比如社会交往、活动,都是在消耗精力。
性格外向的人呢,恰恰相反。他们的精力来源主要是外部世界,比如各种社交活动,形形色色的人,不同的场合和食物。如果长时间让他们沉思、独处,他们就会毫无兴致,昏昏欲睡。
所以你看,内向和外向主要是一种精神气质,内向的人在安静、独处下舒服,他喜欢往内挖掘。而外向的人呢,喜欢变化和刺激,他喜欢对外扩展。
但是,当你看到其他人成双结对,而自己孤零零一个人,你还是会羡慕,会渴望,内心深处会散发着一种深深地孤独感。
其实,你就是渴望朋友,渴望爱,渴望归属,这就是人的本能。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很著名的理论——马斯洛需求理论。每个人都有共同的必须的需求,而爱和归属就排在第三位。
事实上,每个人都具备内向与外向的特质,并拥有灵活转换的空间,愿你能够在这条曲线中找到舒适区,所以,大胆起踏出去,去结交朋友,去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在《良医》中,不同的是,墨菲找到了他的人生导师,而你,是否找到了呢?
该怎么办,我想,可以从以下3方面来解读这个问题:
1、你没有变成孙悟空托世,是因为你还没有遇到给你三颗痣的人
电影《大话西游》中,至尊宝前半生浑浑噩噩,当个土匪,得过且过,人生没有目标。观世音菩萨说他前世是孙悟空,之所以没有变成孙悟空托世,是因为没有遇到给他三颗痣的人。后来,他遇到了在他脚底板刻三颗痣的彩霞仙子,才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
然而,现实不是电影,不可能等在家里就会有彩霞仙子上门给你三颗痣。
你需要出门闯荡,没技术没能力又有什么关系,学啊!
可以从普工做起,逐渐去掌握一门手艺,只要有恒心,舍得吃苦,学会一门吃饭手艺并不难。
比如董明珠,36岁从格力一名基层业务员做起,凭借坚毅和死缠烂打,40天追讨回前任留下的42万元债款,从而才逐渐走向销售岗位。
这里送你一句话:要想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加油!
2、有一句话这么说,当你为没有一双漂亮的鞋子而哭泣时,你该为你有一双可以穿鞋子的脚而感谢。
在TED某个视频里,当天的演讲嘉宾讲了一个故事,说一个女孩子长得很胖。她去相亲,对男方很满意,想要进一步加深了解时,却被对方拒绝了。她很受打击,对自己说:你长得这么胖,还不是因为好吃懒做?居然还想要得到别人的喜欢,真是痴人说梦!像你这样一无是处,这辈子也别想找到喜欢的人了!
于是越想越郁闷,女孩自己走不出来,就找到嘉宾寻求帮助。
嘉宾问她,你有没有把自己的经历讲给过朋友们呢?他们是怎么回应你的?
女孩说,当然讲过啦。他们都说,胖并不一定是缺点,只不过是那个男生不喜欢。其实也有很多男生喜欢肉肉的女生。你不要想太多。不是你不好,只是你不适合他罢了。
嘉宾又问,有没有朋友像你否定自己那样的回应你?觉得你被人拒绝了就是活该?
女孩说,没有
嘉宾说:为什么?
女孩回答说,因为他们都是我的朋友啊,他们都认可我,而且也不愿意伤害我啊。
嘉宾笑了:你有没有把你对自己的态度和你朋友对你的态度进行过比较呢?为什么你不能像朋友对待你那样地对待自己呢?
我相信通过这个故事,你应该也意识到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对自己过于苛刻,总是盯着自己的不足,习惯否定自己,时间久了,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3.安抚“内在受伤的小孩”
现在,构思出一个虚拟的朋友,他/她会无条件地爱、接受、宽容和关怀。从这个虚拟朋友的视角,给你自己写一封信——集中于你认为的自身的不足。
从一个朋友的角度(这个朋友对你有无限的关怀),他/她会对你的“瑕疵”做出什么反应,会说什么话?
这个朋友如何向你传达他/她深深的关怀?尤其是在你对自己感到不自在,进行严厉的自我批评时。
这个朋友为了提醒你,你只是人类的一员,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他/她会在信上写些什么内容呢?
如果你认为这个朋友会给你一些建议,认为你应该做出一些改变,那么这些建议会如何体现无条件的理解和关怀?
当你从这个虚拟朋友的角度给自己写信时,试着让你的信包含强烈的接纳、友善、关怀,以及对自己健康、快乐的渴望。
在你写完这封信之后,把它放到一个地方。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读一遍,真正理解信的含义。
总之,你要体会关怀涌入心中,就像在炎炎夏日里迎接一缕凉爽的微风。
执念于一己并不等同于爱自己……总结,爱、联系、接纳是你与生俱来的权利。为自己发声,你只需要看清自己内心深处本来的样子。
爱自己喻示着适应、关怀和理解的能力,
这是生活的一部分。
——莎朗·萨兹伯格(Sharon Salzber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