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94632/96f2dcd7e14141f8.jpg)
文|鲁吁
鲁迅先生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主匠,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二十世纪中国人的精神导师!他一生所走的道路曲折而风雨如磐,但他坚韧不屈,虽然免不了彷徨,但始终战斗着不退缩,不迁就;激扬新生的、抨击沉沦腐朽的,没有丝毫的奴颜媚骨,“横眉冷对千夫指”正是他这种不卑不亢的精神的真实写照。
文如其人,想要了解一个作家的思想,我们来看他的文学作品就可以洞见。鲁迅先生始终是以一个领导者先驱者的思维、站在一个领导者先驱者的角度来看待社会现实的,所以他的文字始终从全面来评判事物,他的作品没有自哀自怜自叹,没有自我迷惘和压抑。
他是一个思想先驱的形象,对一切道理和真理都明白和洞悉;尤其是他的杂文,大多数的文字虽然只是从生活中随便拈来的,但是他从一粒沙里一滴水里就能发现整个世界。所以他能够大爱、大憎、大悲悯。这是同时代乃至后来无数辈的作家们无人能与之比肩的。
也就是因为是一个领导者和先驱者,所以他不允许自己消极,即使是“荷戟独彷徨,寄意寒星荃不察”也仍要肉搏空虚,仍要以血荐轩辕,为的是能够让后来的人看到希望,使他们不至于绝望;为他们打开光明的窗子,为他们处理自己不能处理的事情。就像今天的企业一样,领导者的艺术就是让下属有可靠性和可信任度。因而鲁迅先生不仅成就了他的文学地位,也成就了他的人格地位:他是文学和思想的主将,有勇有谋,是一位有大智慧的先驱者,从而完成了他引导中国人的精神的使命!
巴金先生是同一世纪继鲁迅之后的又一位大文学家,他的文学地位和人格魅力也是经久不衰的!他也是一代文学宗师,一位伟大的人,但相对来说,他比起鲁迅先生来,这领导者和先驱者的形象就比较小化了。
巴金先生像一个青年一样,比较喜欢诉说自己的内心情感,从著名的《家》到后来的散文,大都属于向别人敞开自己(主人公)的胸怀和情感的,他代表的是“第一人称”的立场,所以对事物的评判就有了局限性。其内心和思想展示的是一种迷惘和疑问;他早期和中期的作品充塞了迷惘、矛盾、抑郁和疑问。
但他又是在这些困扰中一直不辍着战斗前进的,他是一个不断探索前进的优秀青年形象,所以他能够悲欢,能够找到理想和答案。因而他又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偶像,是一个对命运不服输的热血青年,追求、搏斗,在矛盾中寻出路,在疑问中找答案。
巴金是属于谦卑型的,他更愿意接受人们对他的思想和精神的评价,因而也就成就了他独有的文学地位和人格魅力:一个热情和蔼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他和人们一起疑问,一起痛苦,一起欢笑,一起寻出路,从而冲破了桎梏的牢笼,得到新生!
鲁迅和巴金都是中国现代的文学巨臂,但从两人文学作品上的思想性来看,我们可以作一个比较通俗的比喻,那就是一个领导者和他的助手的区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