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聊到了手工,他兴奋地拿出自己小心存放的弹弓,跟我讲:“我就喜欢这个”。我们认识快2年了,第一次知道他有这个爱好。
我拿出一个把玩,发现手感非常光滑,总共6把,每一把都是不同的样式。我说你是怎样把木头打磨的这么光滑啊!他兴奋地给我讲,用砂纸磨,从200的用到2000的。“这个是我做的时间最久的,因为木料本身有些缺陷,我就把它打磨成了竹子的样子”,他拿起其中的两个跟我说。“你别看现在弹弓不大,但是是从一块很大的木头慢慢弄成现在这个样子的。木头不能用火烤,不能暴晒,也不能去皮,把2个截面用油漆刷上,让水分慢慢地从树皮里面出来,这样的木料最好。每块木料不同,就会根据它自身的特点设计成不同的样子”,他不停地说着,眼睛里面放着光。
弹弓,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尤其是女生。
我生在农村,我和我弟弟还小的时候,商店里面还没有现在那么多玩具,也没有钱买。幸好农村取材方便,于是小孩子们就自制各种玩具,其中就包括弹弓,是男孩子们的最爱之一。
我记忆中弹弓的制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选择“丫”字型的树枝直接去皮打磨,两边绑上橡皮管,放石子的地方用质地稍硬实的布或者轮胎的内胎;另外一种就是直接用铁丝做出“丫”字形状,再绑上橡皮管或者用轮胎内胎剪成的细条代替橡皮管和硬布。
那个时候男孩子们主要是用弹弓去打鸟,或者比一比谁能够把石子打的更远。所以制作弹弓不过是一个程序,做出来的弹弓都不甚精美。
我心中的弹弓就是村里男孩子们玩的那种粗制滥造的弹弓。今天看到朋友手工制作出来的弹弓,刷新了我对弹弓的认识。我才知道,原来还有人这么喜欢这样东西,愿意在这件并不能给他带来任何物质回报的物品上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细细打磨。
这让我想起了李宗盛拍的新百伦的那则广告:致匠心。
“人生很多事急不得,你得等它自己熟。
我二十出头入行,三十年写了不到三百首歌,当然算是量少的。
我想一个人有多少天分,跟出什么样的作品,并无太大的关联。
天分我还是有的,我有能耐住性子的天分。
人不能孤独地活着,之所以有作品,是为了沟通。
透过作品去告诉人家:心里的想法、眼中看世界的样子、所在意的、所珍惜的。
所以,作品就是自己。
所有精工制作的物件,最珍贵、最不能替代的,就只有一个字——“人”。
人有情怀、有信念、有态度。
所以,没有理所当然。就是要在各种变数、可能之中,仍然做到最好。
世界再嘈杂,匠人的内心,绝对必须是安静、安定的。
面对大自然赠予的素材,我得先成就它,它才有可能成就我。
我知道手艺人往往意味着固执、缓慢、少量、劳作。
但是,这些背后所隐含的是专注、技艺、对完美的追求。
所以我们宁愿这样,也必须这样,也一直这样。
为什么?我们要保留我们最珍贵的、最引以为傲的。
一辈子总是还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往前,
我们因此能愿意去听从内心的安排。
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
早在1997年,暂别一线歌坛的李宗盛前往因制作顶级手工吉他而闻名世界的加拿大,在那里,他遍访顶级手工制琴师,从设计到选料再到后期制作,潜心学习每一道工序。
45岁这一年,李宗盛正式决定开始做自己的品牌“李吉他”(LeeGuitar)。他定居到上海,在江苏的一个小镇租下了一间小厂房,做出了保存至今的三把原型吉他。
李宗盛说,“李吉他”刚刚开始接受朋友以及同行订单的那两年,他每天在工作台前一个人做到凌晨3点是常有的事,“我没想到我从小到大第一个理想也能实现,做个木匠。”
作为一个音乐人,李宗盛无疑已经非常地成功了。站在一个外人的角度,是否能够制作一把质地精良的手工吉他对于他而言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喜欢他的人还是会喜欢他,他的名声不会打半点折扣。
但是他执着地去做这件事,我的理解,就是因为他自己的喜欢,于他自己,这件事情非做不可,正如他在致匠心里面说的,“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
我的朋友,他还称不上一个“匠人”,但是,我从他的眼神和语气里,感受到了热爱和投入的愉悦。
从把一块木头带回家,刷上漆,等待它自然阴干,再设计雕琢,用一张张砂纸打磨,最后做成一个自己喜欢的弹弓,这是一个需要耐心的漫长的过程,但是他愿意等待。
或许他的在工作中遇到了不顺心,晚上回家路上堵车了,成都雾霾了。可是这些有什么关系呢,做弹弓的时候,他就是他自己。
看着他发着光的眼神,手舞足蹈地给我讲弹弓的制作,那一刻,我心中无比地羡慕他。羡慕他在这个吵杂的世界里,有自己安静的一隅,有一件让自己着迷的事情。
前几天写了一篇回忆高考的文章,我分享到朋友圈,并且加了一句: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能考得更好吗?很多朋友的评论都只有2个字,“不能”,其实这也是我自己的回答,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当年那个成绩。
但是有两位朋友的评论确让我的心里起了小小的涟漪。一位朋友的评论是“不知道,反正感觉现在过的就是自己喜欢的,与高考无关”,这个朋友是大学同班同学,现在在中山大学读社会学研究生。
打开消息列表,看到这样的评论,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复了。因为我本来想的大家的评论无非就是不能,亦或者一声叹息。但是出现了这样一个评论,把我给镇住了。我想回复一句“加油!”,又觉得那么苍白而浮夸,因为我知道她大学的学习状态,读了很多书,虚心地向老师请教,和老师交流。读研究生的时候,她一直都在踏踏实实地泡图书馆看书,勤勤恳恳地去做调研。
最近她写了一篇博文,大意是家人希望她回家乡去工作,本科毕业那年哥哥还给她报了当地的公务员考试。但是她还是坚持去读了自己喜欢的社会学的研究生。家人不是强硬的施压,她也不是激烈的反对,她只是坚定地去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琢磨良久,只有回复一句“这是最好的状态”。
另一位朋友的评论是:当初刚进校的时候,学院老师就讲说上大学不是学了多少专业知识,而是一种熏陶,好大学好的专业给人的熏陶很重要,会遇到很多很优秀的人以及很好的机会,不一样的见识,更好的成长,我现在深深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如果我还能参加高考,我一定会努力考得更好,选择一个更好的大学更好的专业,可能人生也会变得不一样吧,可惜,没有如果……
这个朋友是高一的同班同学,后来她读了理科,我读了文科。大学我们在一个学院两个不同的专业。她现在是一名小学数学老师。
高一的时候,新的环境让我很不适应,加之自己理科本来就差,数学老师的节奏又相当之快,所以一直都跟不上节奏,即使自己很努力的去学,考试成绩还是很不好。但是她却不一样,平常不怎么学,但是考试总能考到不错的成绩。即使后来分了文理科不在一个班,也经常会听到同学对她做出同样的评价。
大学以后,考试对她来说就更简单了,考试之前背几个小时,轻轻松松上考场,总是能考个80多分90多分的。对于那个时候同学们明争暗夺的荣誉和利益,她也有一种很看得开的淡然。
所以,她的评论最出乎意料,一是因为在我的心中,或者在很多的朋友同学心中,她一直都是一个有着不符合她的年纪的淡定和潇洒的人。二是因为她是个不怎么发朋友圈的人,她不来评论的话我都忘了原来我们加了微信的。
我回复了她,表示了我的惊讶。很快,她回复了我。
“有些感慨其实一直在心里,就是想起来也会有点后悔啊,因为我是一个很容易随波逐流的人,回去假设我当初如果能考得更好,学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专业,也许专业性很强,那现在的我又是怎样的状况,应该会不一样吧。所以我感觉自己是一个很被动的人,就像当初考研一样,大家都考,那我也去考一下吧,其实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
人就是这样,你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自己。
就在写下上面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在想我为什么会被研究生朋友的评论给“镇住”,是因为出乎意料吗?不是,是因为她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和所走的路的笃定,看似只是一句平淡地话语,却将我马马虎虎而又一直粉饰逃避的生活揭穿,让我空虚的生活无处遁形。
我特别羡慕那些有自己坚定的喜欢的事情的人,无论是把它当做自己的职业,还是当成一项职业之外的爱好,与那些被工作和生活追着赶着走的人相比,他们的身上有一种从容不迫的力量,自带光环。
有一个同学,大学以前都没有学过画画。她大学学的是幼师专业,我也没有具体和她聊过,我猜想可能是这个专业的缘故,她开始学国画、水粉画,开始做手工。记得好像是大二的时候,她放在空间里的水粉画已经相当不错了,很多同学都在求画。
后来陆陆续续地从她朋友圈看到她在做木手环,在学烘焙,在学扎染。记得2015年同学聚会的时候,她还给每个同学送了一个她自己钩的杯垫。
最近她在朋友圈说想通过手工积累暑期赴美学习的资金。对了,她在华德福幼儿园工作。看她po出来的作品,才发现她又学会了国画,画出来的袋子非常的漂亮。
每次看她发出来的手工照片和小朋友们的照片,都有一种满满地幸福感。
还有一个朋友,他的工作是技术型的,很少用到手写字。但是他却在工作之余练习书法,现在写出来的字非常的漂亮。在这个电脑打字普遍代替手写的时代,除了老师,已经很少有人沉下心来练字了。
在现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有很多打发时间的方式,各种各样的社交工具,以及各种各样的娱乐节目和自媒体视频,都可以打发下班后无聊的时光。我也经常这样做。
不知道是不是别人也有这样的经历,还是只有我也有。就是在网上看娱乐节目,《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running man》都看完了,然后又看了各种各样的搞笑视频,看着看着,本来很搞笑的视频却怎么也不能让我笑出来。我试图去搜索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却发现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关掉手机或者电脑就是一阵的空虚感。
所以,娱乐节目这些东西不需要你付出劳动,接受起来也简单。但是这些热闹的东西所带来的开心和被动接受的舒适总是一时的,你总有骗不了自己的那个时刻。
想起初中的时候看《三国演义》,读到精彩的地方,总会工工整整地摘抄到摘抄本上,不仅是为了更好地欣赏精彩的情节,也是为了练字。当一页一页的纸布满了文字,再回头去细看一撇一捺的转折,内心中有一种充实的愉悦。
很多书也是在那个时候看的,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余华的《活着》、《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张爱玲的《金锁记》,还有《茶花女》以及凡尔纳的科幻小说等。说起来真的是讽刺,那个时候一周的生活费只有20元左右,但是却舍得花钱借书看。而现在,好像都不怎么看书了,就算看书也都是看的一些功利的书。
以前看《寿司之神》,二郎先生说:“我一直重复同样的事情以求精进,总是向往能够有所进步,我继续向上,努力达到巅峰,但没人知道巅峰在哪。我依然不认为自己已臻完善,爱自己的工作,一生投身其中。”
很多时候,我希望自己是一个像二郎一样的“偏执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