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中理想人格包括哪些?

《论语》中理想人格包括哪些?

作者: 记忆悠悠 | 来源:发表于2018-09-21 23:37 被阅读142次

    培养理想人格首要的任务是要学做人,而学做人具体的途径就是要修身。在《论语》里,我们到处可以看到孔子向学生指引修身入门的途径与具体的方法,有很多教导到今天也并不过时。

    立志

    孔子首先指引的修身方法就是              立“志”,“志”在《论语》里被反复强调,而且经常是居于第一位的。我们已经知道,孔子自述于身的经历,起点就是“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而在我们上一讲讲到孔子对理想人格的要求时,第一条也是“志于道”。孔子在跟学生相互交流的时候,也一再提出,要学生们“各言其志”。无论做人求学,一切经过努力才能成功的事情,都是从“立志”开始的。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反过来就是“志”不立,所有的事情都不能够成功。

    所以从孔子开始,中国的先贤都反复强调“立志”的重要。宋代哲学大师张载说,“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志向太小就容易满足,而一容易满足你就懒得再努力了,你就没有可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了。而明代哲学大师王阳明说,“学不立志,如植木无根,生意将无从发端矣。自古及今,有志而无成者则有之未有无志而能成者也。”这里的生意是生机的意思,说一个人不立定志向就像植物没有了根,你的生机、你的生命力都没有了基础、没有了养料。所以在王阳明眼里,“立志”已经是关涉生死的第一件大事。而根据王阳明对历史的考察,从古到今,立了志没有成功的人是有的,这牽扯到各种因素、各种机遇,但不立志却成功的人是从来没有的。他把这个话说绝了,而这也应该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而孔子也以志向的大小来评判历史人物的高下。在《微子》篇里,孔子评论历史上避世隐居的人物,给予最高评价的,就是我们已讲到过的,殷代的伯夷与叔齐。因为只有他们能做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不辱其身是不玷污自己的身体,而不降其志就是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也就是坚持自己的志向。

    反省

    第二点要学会自我反省。西方哲人说:“一个不经过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因为反省是人才具备的能力,动物不具备反省的能力,主要依靠本能生存。人类具备了反省的能力,才能不断改过,不断进步。放弃了自我反省的能力,就把自己降低到了其他动物的水平。”而论起反省,当然又是我们一再提到过的,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的名言。一个人每天都要多方面的、多角度的反省自己,这太偏执了,活着就太累了,所以不要想得太多。但太我行我素,完全没有自我反省的能力,恐怕你本人就不可能进步。

    而要人人都没有自我反省的能力,恐怕社会也就无从改善。为什么?因为孔子已经明白交代,要求我们,“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无论是见的是贤还是不贤,都是把他人作为一个参照物的,目的还是为了反省自己检查自己。看见别人做得好,就向他看齐,看见别人做的不好就自我告诚,“以后在我身上千万不要出现像他们那样令人讨厌的言 行。”这整个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其实要把自我反省的内容落实到行动中去,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这话,我们已经引过不止一次了。我在一开始讲“人名”的时候,从“任贤齐”到“刘思齐”都讲过了,但说起来没有做起来那么简单。

    你今天跟恋人去咖啡馆,想享受一会安静的时光,但邻座有十来个人,猜拳暄晔,完全破坏了安静的氛围,让你厌恶之至。那么你下次跟着十几个伙伴一起去咖啡馆的时候,就不要忘平所以,就不要仗着人多势众,旁若无人,大笑大叫。但其实,你两个人的时候,会极端厌恶旁人的喧哗,而你夹在一火入中的时候,就容易随大流,只顾自己和小伙伴们自嗨,而忘记了想要安静的旁人。

    这也是自我反省功夫欠缺的表现。所以我常说,孔子的这句话要是人人都做到了,这社会上就没有坏的行为,也就没有坏人了。简直就可以一句《论语》治天下了。可惜天下没有这么简单的事。但至少在读过《论语》之后,每位朋友自我反省的能力,要多多少少有些提高,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改过

    第二,跟前点“自我反省”紧密相联的,就是要有自我纠错的能力。人不可能不做错事孔子自己也承认,他也有犯错的时候,但中国古人提倡,“闻过则喜,过而能改。”孔子也反复强调了这一点。鲁国的国君鲁昭公从吴国娶了一位同姓的夫人,但按周礼的礼法,同姓的人是不可以通婚的,所以鲁昭公违背了这礼制。

    在《述而》篇里记载,有个叫陈司败的人,这个人是谁已经没有人知道了。有人说陈司败姓陈名叫司败,有人说陈指的是陈国,司败是陈国的一个官名,陈司败就是陈国一个担任司败的官员。我们可以不去管它。这个陈司败来问孔子:“鲁昭公知礼平?”"鲁昭公他懂得礼么?孔子回答:"“知礼。”也就是他懂得。陈司败听了以后跟孔子没表示什么,却和孔子的个叫巫马期的学生说。这个巫马期,巫马是一个复姓,期是他的名字。陈司败跟巫马期说:“吾间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这里的“常”是偏祖的意思。我听说君子是不偏袒人的,你老师孔子这样的君子,也偏袒人么?鲁昭公娶了一位同姓的夫人回来,他要懂得礼,还有谁是不懂得礼的呢?

    巫马期把陈司败的话转告给了孔子,孔子的态 度是,“子日,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我孔丘真是幸运啊,如果有了过错,别人一定就会指出来。把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看作是自己的幸运。因为这就是自己有了改正的可能。当然是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可能是孔子时疏忽,没有想到鲁昭公的这茬,也可能是因为鲁昭公是国君。儒家讲究,“为尊者讳”,孔子要为鲁昭公讳,所以做了肯定的回答。但无论如何,孔子都承认,这是一个错误。

    有的中国古代典籍,如《孔子家语》以及汉代的《说苑》直接把我们现在的常说的“良药苦于回,利于病。忠言逆于耳,利于行。”这两句名言也归之于孔子,未必靠得住。但他们符合孔子的思想,这是没有问题的。普通人犯的错不知,就少了一个修身的途径,而作为一国 历史上记载,战国时的宋国国君宋昭公。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宋昭公,一个是春秋时期的,一个是战国时期的,这里是后面那一位。因为治国不善,起了内乱。他逃亡到了郊外的偏僻之地,长叹着说:“我知道我为什么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了,我的朝廷上有成千个臣子,我一发布政令,一做出一个決定,没有一个人不称呼我们的国君圣明。”“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从内到外都听不到有人批评我的过错,所以我才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这个宋昭公总还算是个明白人。因此古人在记载了这段史实之后总结说:从宋昭公这个例子看,一国国君最后所以失去人心、失去权力,原因就在“谄谀者众也”。就在于身边谄媚的、阿谀的、拍马屁的人太多了。

    爱听好话是人之常情,但只爱听好话就会言路 闭塞。等到一个人权力大到只听得到好话的时候,人就被蒙蔽了,离危险也就不远了。孔子的榜样摆在那里,而孔子的教诲也摆在那里。他提倡的又是“过则勿惮改”,而这也是中国先哲一再倡导的。我们又要说到明代伟大的思想家王阳明了,他说:“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犯过错是大贤人都难以避免的,“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但大贤人犯了过错最终却并不妨碍他最终还是成了大贤人,就因为他能改正。所以王阳明说:“故不可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也”。所以可贵的不是一个人没有过错,而是他犯了错就能改,这是王阳明的观点。其实也是对孔子的观点的继承与阐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中理想人格包括哪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mkt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