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网 作者:谢晓刚
为了学生学会考试议论文写作,标题开头等擅自改动了,抱歉。
标签化可怕吗?当然不会,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些人或事物进行必要的归类,这既是一种心理习惯更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比如人民教师、人民公安等等,这些标签都是客观的、没有偏见的,更有助于我们对事物的区分。
但什么事情都有个度,不能过,否则美好的事物都会瞬间变得委琐、负面起来。比如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信息传递量大、快捷,极大地满足着人们的好奇心,当我们的固定思维开始对某类群体贴上了“标签化”,在无形之中就成了标签化思维的俘虏。而这种标签化思维的要害,就是盲从的非白即黑、非此即彼的简单逻辑,从而陷入了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的思维误区。
于是,越多越多的标签化思维也在人们思维中萌芽壮大,譬如“官二代”“富二代”“宝马女”“教授”“中国式城管”“广场舞大妈”等广为人民诟病的群体。加上在网民盲目随众心理的推波助澜,标签化思维正愈益展现出非理性、情绪化的特征,恶化着舆论生态。
正如中青报记者调查那样,31岁的庄雅婷在北京某事业单位做行政工作,她的丈夫是程序员,庄雅婷坦言,在没认识丈夫之前,她总会把程序员和“呆板”一词联系在一起。“但我发现我老公平时挺幽默的,也很浪漫,时不时就会给我一些小惊喜。”
可见,标签化并不可怕,可怕是泛标签化,那些被贴上标签的,往往大部分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做错什么,却仅仅因为具有某一类特点而被予以“差评”,默默背负着由此造成的偏见和歧视。
互联网时代标签化的泛滥,很容易对某个群体带来误伤,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扭曲着社会认知,助长社会戾气。这也是为何近些年来一些新闻热点事件经常性发生“舆论反转”的根源所在。
“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泛标签化不是互联网时代的娱乐狂欢,当我们在围观这些所谓的“标签化”事件时,实则正在加深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误解和裂痕,造成社会情绪对立。最终,每个人、每一个群体,都可以瞬间被伤害被践踏,无力讨得半分公平。
因此,在注重舆论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保持着应有的冷静思考,媒体批评也应有积极的态度,注重问题的解决和社会正能量的引导,形成社会应有的温暖氛围。如此,我们每一个人才会抱有对他人最大的宽容和理解,不被泛标签化思维左右,保持对事物判断应有的冷静、客观和理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