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阳明心学 044

学阳明心学 044

作者: 自然ziran | 来源:发表于2023-07-18 20:59 被阅读0次
摄于贵州龙场 阳明文化园

《陆澄录》7-2,第11-19小节。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这里的“知行合一”不是说我们要达到的境界。因为有怎样的知,就有怎样的行,我们每个人都处在自己知行合一的状态之中。知行合一背后,最高的境界是——知行合于良知之本体,因此是良知之知、良知之行合于道。

我们常人和圣贤之间就差别一个字,那就是“私”。如果我们能够去掉自己心上的私欲,我们也能够抵达更高一个“台阶”上的知行合一。

根据阳明先生的教导,我们对别人要有一份仁爱之心。这颗心如何升起?脑海里似乎很明白,那是从理性和逻辑的角度看待的,但是在心上却不容易有这份力量。

先生总是说,就一个功夫,即知行合一。

我们开始行动,去微笑,去日行一善,从身边的人和事情做起,去帮助他人提升心灵品质,心中的仁爱就会升起。所以,我们明白了道理是一部分,然后就要开始行动。这就是圣学功夫只有一个。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青少年时期有一个新鲜的词语:中二。指的是中学二年级,青少年成长变化的一个坎儿。其实现在进入中学就开始了,十四岁的年纪特别明显。这时候孩子们身高已经超过父母,就迫不及待地宣布自己长大了等等,他们武断地要求自己的事情要自己作主......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很多的“症状”,被称为“中二病”。中二症状明显的人,眼里是没有别人的......家里的小伙子也是,对班级事务漠不关心,还讽刺热心的父母,一个“恰当”的机会里,被先生好好地给上了一课......哈哈,也一个激灵明白过来。

所以我们每个人的知行合一都是有层面的,不能总停留在自己理解的层面,总要追求进步嘛!

如果对于做生意的人来说,要对客户升起一份仁爱之心,实属不容易(别不承认)。我们往往急功近利,只盯着客户的钱包,并非真正在做一份利益别人的事业......其实,放宽眼界,可以可以把他们当成自己身边的人,就像亲人和朋友一样去想和对待,不仅仅只是口头上对他们好,而要实实在在地以真诚赢得客户的信赖和忠诚。

每一个工作岗位都在为社会服务,我们的每一项技能也应该是对人有所利益的,不能像财宝一样藏着。稻盛先生也说过,能力和才华不能独属于自己。

如果我们把自己的公司或者工作岗位,当成自己为社会服务的窗口,同时养家糊口,这样心上的认知转变,会让我们更加快乐地去工作,对于遇到的困难也更能心平气和地解决。

“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体上体当即可通。”

“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

学习过程是快乐的,最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改变我们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认知,最终改变行为,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今天又敲出这么多的字,也在心上再次出发。

扩宽心量,保持内在的平和与微笑,笑对工作和生活中的一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阳明心学 04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mmd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