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父母做到把孩子的生命安全置于对错之上,才能让孩子建立起对父母最强的信赖感。如果向父母求助却受到不当的批评,孩子就会失去对父母的信赖,从而可能在遇到麻烦时陷入求助无门的危险境地。
为人父母的第一意识:保护孩子生命安全。有人说,中国的父母有点儿可悲:中国的父母为孩子付出了这么多,但当别人问孩子你最崇拜的人是谁时,回答说最崇拜父母的孩子还不到 10%。为什么父母做了那么多事情,孩子却不领情呢?
我曾经在全国的几十所学校做过一个调查,调查的结果让我相当吃惊。这个调查就是问孩子:“当你生活中出现危险时,出现很难处理的问题时,你首先会想到向谁求助?”
首先能够想到向父母老师求助的人,加起来不到7%;有35%的孩子,首先想到的求助对象是他的同学和朋友。而他的同学与朋友基本上都是他的同龄人,和他一样缺乏相应的经验与判断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作出这样的选择,也就意味着他有可能在遇到真正的危险时令自己置身于险境中。
父母和老师们,为什么会失去了孩子的信任呢?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在家庭教育中,我坚定地持有一个观念,就是父母一定要无条件地站在孩子背后。这个观点遭到了很多家长的质疑:你说要无条件站在孩子身后,是不是指孩子无论犯了什么错误,我们都要支持他呢?
无条件地站在孩子身后,其实不是指无条件地站在孩子做的事情身后,而是无条件地站在孩子生命的背后。要把保护孩子的生命安全,防范发生任何危险的事情,作为父母的第一意识。
在我看来,父母要把孩子的生命安全置于任何的是非对错判断之上。只有父母真正做到这一点,才能让孩子建立起对父母最强的信赖感。
建立这样的信赖感,其实是一个家庭文化的核心理念。可这个很普通的道理,有多少父母想过呢?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对孩子所作的事情做判断,做对了给予鼓励,做错了给予批评,却没有想到,作为父母,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形下,首先应考虑的其实是孩子的安全问题。有时当事情发生时,如果你只顾判断事情对错,却看不出这件事情给孩子带来的潜在危险,就很可能令孩子受到伤害。
从我的孩子非常小的时候开始,我们就会不断跟她强调,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你如果自己不能处理的,一定要首先给爸爸妈妈打电话,再大的事情,爸爸妈妈都不会指责你,而是马上就会帮你想办法,或者是赶到你身旁来帮助你。
我女儿在她的学习、游玩或跟伙伴的相处过程中,只要发生任何一件事儿她处理不了,她就会第一时间告诉我。
读着上述这段文字,让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张老师在自己孩子面前,选择无条件的信任自己的孩子,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站在自己孩子的一边。而我却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我总喜欢压制自己的孩子,用我们的话就是灭自己孩子的微风,长别人的志气,比如说,我孩子跟别人吵架,就算我孩子是被欺负的人,我也总是会说,你也有错,一个碗拍不响,你也不能怎么样类似的话。我总是挑自己孩子的毛病,以至于我的孩子遇到了被别人欺负的事情,他也不跟我说。
我的孩子在我的学校读书,另一个班的孩子和他在一起踢足球,他总是欺负我儿子,欺负了很多次,我儿子从来不跟他自己的老师说,也没有跟我说,我也从来都不知道这件事情。直到有一天我孩子被他重重地按在草地上撞头,被他班上的同学发现了,告诉了他老师,他老师才领着我儿子到我身边,我才知道这件事情。后来另一个班孩子的老师批评了他,他们问我要不要带孩子到医院做检查,可能因为我自己是老师吧,我总觉得小孩在一起玩磕磕碰碰是难免的,我也觉得没必要作检查,于是我就原谅了他。过后,我也反思,虽然没必要作检查,但是我觉得应该对那位学生进行警告,要不然可能时间长了,有可能会演变为校园欺凌事件,还应该和对方的父母见面,把这件事的严重性跟他们说一下,让他们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可我就那样轻描淡写的带过了这件事情。事情过去了一段时间,今年又偶尔听说那个孩子又欺负我儿子,我觉得我应该通过他班上的老师把对方的家长约过来,要让孩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要不然他可能会觉得我儿子好欺负,家长也好欺负。
我觉得我的教育方式错了,要不然怎么身为学校的一名老师,自己的孩子还会被欺负呢?原因就是有一位孩子欺负我儿子的时候,我就应该站出来找他老师和他的家长开诚布公地解决这件事情,下次就不会再有学生欺负我孩子了。在这方面我做得很欠缺,之前我自己班上的一个学生欺负我儿子几次,我总是对他说不许欺负我儿子,我没有对他采取行动,这个孩子,我也有上他班上的课,同样也没有维护我孩子的利益,导致我孩子变成了弱势群体。
读了这一段文字,我渐渐开始反思,现在的孩子不比之前的学生,现在的孩子个性都比较强,在家里都比较霸道,他们都以自我为中心,根本不知道不能欺负其他同学。最大的问题在我身上,就是我觉得事情很简单,没有把事情的严重性告诉学生和家长,导致他们觉得欺负老师的孩子无所谓。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一定要让他们老师把家长请来,维护我孩子的利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