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候,有一个老人死了,享年八十有五岁。与很多人相比,这个老人也可以说是高寿了。
生老病死,本来就是很自然的事,没有什么可说的。但是,这个老人有点特别。
老人生于民国廿五年,即西元一九三六年。他廿一岁的时候考上了大学,读的是新中国的大学。至于具体是什么大学,我不得而知,只听说他是学经济的。大家知道,那个年代的大学生是怎样的稀有。在我们这里的小山村,就更加是凤毛麟角了。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他可以称得上是经济学专家。
专家参加工作后,可谓是平步青云。不久,他就升至了地区行署副专员,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的副市长(可能还要略高,因为那时的地区要比现在的市大得多)。四十出头就任如此要职,前途真是不可限量啊!若干年后可以升到中央委员都不是不可能的。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改革开放初期,专家却因个人的作风问题,被削职为民而且永不录用了。
专家从一个“朝庭命官”一下子变成一个普通农民,那种滋味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可是,我所关心的并不是他的感受,而是他的整个的人生。专家自从被削职为民后,就一直没有什么作为了,默默无闻地走完了他的人生。他的经济状况甚至比一个普通的农民还要糟糕。这才是我感到好奇和疑惑的。
专家虽然被削职了,但是他的人身自由并没有受到实质性的控制,他也没有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也就是说他和普通的公民一样有着自由身。他是经济学专家,有着渊博的知识,这又是普通农民所没有的。改革开放后,国家有许多鼓励农民自由创业的优惠政策。许多没有文化、没有背景的农民,他们对经济学毫无所知,却凭着苦干、硬干,甚至是蛮干、盲干而发家致富了。他是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工作经验的专家,为什么居然混得不如一个普通农民?这难道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