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9.12醍醐茶文化煮茶词

9.12醍醐茶文化煮茶词

作者: 爱吃榴莲的薄荷 | 来源:发表于2021-09-12 21:39 被阅读0次

禅茶文化,本着“感恩、包容、分享、结缘”之心,品味 “苦、静、凡、放”之味,感悟“正、清、和、雅”之韵。明心见性,品味茶与禅意中的「同味」,烦苦人生,参破「苦」谛;从平凡小事中感悟大道。

“禅茶一味”茶艺表演,有情主泡师陈琦莹老师、助泡陈若微老师。

1. 行茶礼

2.【丹霞烧佛】生火煮水,从燃烧的火焰中感悟人生。

3.【法海听潮】佛教认为“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煮水候汤,聆听沸水翻腾之声。

4.(烫壶)--【香汤浴佛】用开水烫洗壶身,洁净世间众生心灵。也乃是浴佛之本意。佛祖无处不在,永坐心间,“即心即佛”。

5.(洗杯)--【法轮常转】开水烫洗品茗杯,温杯烫盏,涤净尘缘;旋转杯身,杯转而心动悟道,使心中洁净无尘。

6. (赏茶)--【佛祖拈花】向客人展示干茶,实相无相,涅槃妙心。安溪铁观音呈颗粒状,色泽砂绿油润,具有兰花香。

7. (投茶)--【菩萨入狱】地藏王菩萨,为普渡众生,立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投茶入壶,如菩萨入狱,赴汤蹈火,救度众生。禅意与茶性皆通。

8.(冲泡)--【漫天法雨】佛法无边,润泽众生,泡茶冲水如漫天法雨普降,如“醍醐灌顶”,由迷达悟。壶中升起的热气如慈云氤氲,使人如沐浴春风,心萌善念。

9. (洗茶)--【万流归宗】茶本洁净却不可不洗,只为追求一尘不染。 “一尘不染清静地,万善同归般若门。” 佛教传到中国后,一花开五叶,万流皆归宗。千佛万神都追求的都是大智慧,无量能。

10. (泡茶、出汤)--【涵盖乾坤】意为佛性处处存在,包容一切,万事万物无不是真如妙体,在小小的茶壶中也蕴藏着博大精深的佛理和禅机。

11. (分茶)【偃溪水声】壶中尽是三千功德水,分茶细听偃溪水声。斟茶之声亦如偃溪水声可启人心智,警醒心性,助人悟道。

12. (敬茶)--【普渡众生】敬奉嘉茗,“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恰似觅兔角。”从茶的苦涩中品出人生百味,使人大彻大悟,大智大慧,得以普渡众生。

13. (闻香)--【五气朝元】闻茶香,可清醒五根,清心寡欲,享受当下。是修身养性的最高境界。

14. (观赏汤色)--【曹溪观水】观赏茶汤,色是空,空即是色。

15. (品茶)--【随波逐浪】自由自在地体悟茶中百味,对苦涩不厌憎,对甘爽不偏爱,心性洒脱。

16. (回味)--【圆通妙觉】悠然品茶,细细回味。

17. (谢茶)【再吃茶去】 谢茶礼。茶要常饮,禅要常参,性要常养,身要常修。“茶禅一味”。

感恩两位茶艺师的表演。

相关文章

  • 9.12醍醐茶文化煮茶词

    禅茶文化,本着“感恩、包容、分享、结缘”之心,品味 “苦、静、凡、放”之味,感悟“正、清、和、雅”之韵。明心见性,...

  • 云普天香普洱茶膏,现代人喝茶的最佳选择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在选茶、泡茶、煮茶等行为过程中,体现出的人文价值便是茶文化的所在,在我国历史悠...

  • 解词:醍醐、

    醍醐: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三教食品,以米面奶合而为粥,发酵后酸粘稠,即今之酸奶。营养成份很高。至于贯顶或食用,...

  • 煮茶论——我心中的茶文化

    茶以自然之物为用,以品悟之道为神。茶之味,在于清而淡;茶之道,在于中而和。茶术,煮于形,贵于心。 茶香怡人,茶气养...

  • 与我一起学习茶文化

    午后,煮茶,看《养生茶》。罗列茶文化。 谁最先发现茶?《神农本草》记载,上古时期的神农氏“尝百草,曰...

  • 一杯茶里的营养究竟有多高?

    我国有着悠久的茶历史,古人云:“闲是闲非休要管,渴饮清泉闷煮茶”。我国先民饮茶的门道多不胜数,茶文化也相当丰富。那...

  • 紫砂壶全手工成型工艺

    早期的紫砂工艺来自陶艺,主要的作品也是那种大品;由于后来的茶文化的变化(唐、宋时期茶主要是饼茶方式是煮茶,到了明后...

  • 佳逸茶具|煮茶与泡茶有什么不同?

    全文共1041字,图片10张,阅读需4分钟。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吃茶方式更是丰富多彩,自汉代以来,最早出现的煮茶...

  • 无标题文章

    9.12

  • 9.29 - 小结篇

    最后一篇日记是9.12, 之后9.12到9.19都在总结9.12之前遗留下的问题,并且在leetcode上创造了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9.12醍醐茶文化煮茶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motg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