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晚同某道观的住持师兄喝茶,在座的还有一位投资有机农业的善信,聊到信仰。善信讲,原来某某道长在的时候,初一十五都会上他那个庙里上香,十年了,后来某道长羽化了,再去也就没有那种感觉了。
每个月初一十五,到了那天,自然而然就想到往那个庙里走,十年,这是一种信仰。
没有信仰的人,没有原则,没有底线。住持师兄讲了一个故事。
2.
四川某企业老总,同下面的十多个承包商一起喝茶,期间老总聊到一个话题:大仁大义。席间不乏资财万贯之人,但说到这个话题时,也有几个书面理解,照本宣科的,其中一个不起眼的小伙子,以前是跑江湖的,说:我读书少,我以前跑江湖,只晓得一句话:我这辈子只信关二爷。其他我不懂。
人都走后,老总将小伙子单独又喊回来,把修一条公路的活交给他。那个小伙子,就这一条公路,赚了不少钱。
3.
讲到这,让我想起十多年前,我在四川某小商品拍卖公司工作的时候,公司老总是开战斗机退伍的,姓葛,副总姓张,那时候她也不过三十出头,干练,因为我踏实,很是认可我,对我特别照顾,微信公众号民间道士,一般员工都是要做半年了,才让学做拍卖师,我第一个月做满,张总就安排我跟着公司最优秀的拍卖师学,那时候记得全公司几十个拍卖师,最优秀的一个是重庆潼南的,姓徐,徐老师一天做两场,可以卖出三万多的小商品。那时候,徐老师每个月工资都是一万多。
记忆深刻的有一位物资经理,也是大老粗,叫李勇,那次晚上我们在乐山泌水院步行街做完拍卖,正好葛总和张总从成都下来,晚上做完拍卖,一身汗,聚餐,席间有人有腋臭,味就很大。葛总严肃的问,谁身上有腋臭?
大家都很尴尬。
李勇马上笑着说,是我,是我。一边还用手挠了挠腋窝。做滑稽状。大家轰的一笑,一下子就化解了尴尬。大家也知道是谁,葛总说:做主持(拍卖师)也好,库管收银也好,我们都是面对面跟老百姓打交道,自己身上有味,就去处理掉。
至今还记得起李勇那股憨实的样子,好像他是河南人吧。他也是一个没有机巧的人。天眼查了下,至今这个公司还在。徐老师现在是成都分公司法人,张总是重庆分公司法人。
这些都是我十多岁做兼职的事,至今记忆犹新,受益匪浅。
4.
我在成都上学的时候,学校后面有一排小餐馆,那时候一大碗面条,一块钱一碗,花生米5毛钱一碟,5毛钱还可以打二两泡酒。
那时候,我们痴迷写诗,诗和酒总是分不开的。一腔热血伴随着一大碗米酒,一口吞下,豪气干云。我们经常聚在一起,言辞灼灼,以酒当歌。我们办报纸,办文学刊物。将满腔热血和对大地母亲的热爱,融进一筒筒笔管里,炼出一首首炽热的诗。
我们活跃在门中文论坛,川大和四川教育学院还有西南财大还有重庆这边西南大学重大的兄弟,我们的青春,满腹抱负,我们参加诗歌交流会,青春诗会,更多的时候,我们在三瓦窑的出租屋,讨论艾青,徐志摩,里尔克,切.米沃什,庞德,王尔德……讨论回归乡土,讨论民间和学院派,打工文学,我们讨论刊物的定位和去哪里拉赞助……那才是热情如火的青春。几天几夜都不会累。
跑题了,学校后面有一排小饭店,就现在我们说的苍蝇馆子,那时候,我的零花钱大多都用来买了书,所以经济时时吃紧,没办法,就只有在学校后面,吃一块钱一碗的面条,中午吃个6块钱的快餐。
久而久之,后面的苍蝇馆子老板都认识我了,或许是我衣服穿得旧吧,有时候他们要写个招牌,都会叫我,毛笔和墨水,餐馆老板随时都准备着,帮那个店写招牌,一天都可以在那个店吃饭,不用给钱。
那时候风大,他们的招牌也就是一块木板上面写几个大字,微信公众号民间道士,面条,盒饭之类的。写好用个铁丝穿个孔,往屋檐下一挂。路过的都能看到。最开始是盒饭老板请我写,招牌挂上后他的生意更好了,对面的面馆老板看见了,也请我写,后来,那附近几家店的招牌,都是我写的。我也因此吃了一段时间不用给钱的饭。
后来,旁边有个小区业主,名字叫邱勇,我现在都记得,那时候我留着长头发,衣服也穿得破破烂烂的,邱勇哥就带我去剪了头发,也送了不少衣服给我。邱勇哥和我素不相识,在那段困苦的岁月里,他帮了我一把,快二十年了,我每每回忆起,内心都暖暖的。感恩。祝福成都的邱勇哥幸福平安。
还有补鞋匠王哥,王哥在小区门口摆摊修自行车,补鞋。在那段我最困苦的日子里,我最穷的时候,身上只有五块钱,因为穷,就想着赚钱,成都是自行车王国,记得那是暑假,我还没有身份证,每天早上六点钟,我借王哥的打气筒,在清江东路电大门口,帮自行车打气,一个自行车两毛钱,一个早上下来,能赚五六块,一天的生活费有了着落。
那时候,一有时间,我就抱着书读,各种各样的书,书中自有黄金屋,我要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一切靠自己。每天睡五六个小时,除了赚钱,其他时间要么在宿舍,要么在公园,要么在路灯下,我陶醉在书的海洋里。
往往是看书看到晚上一点多,早上别的同学还在睡觉,我已经到教室自习了。没有好的家庭背景,我们只能靠自己奋勇拼搏。
或许是书啃得多点了,那个暑假,我跟父母说,我不回家,我要赚钱,那时候爱写文章,时不时在校刊和广播站发表。暑假出来,我去打印店打了十块钱的广告,做家教,后来我做家教积累了一些钱,又找到了一个场地合作,开始搞作文培训,记得那个暑假,那时候我17岁,一个暑假招了6个学生,一个学生我得600块钱。
3000多块钱啦,我终于不用站在寒风中去给自行车加气,不用赚那个两毛两毛的钱了。有两个学生家长,寒假的时候,又找我给孩子教作文,可是我那时候,已经不想再赚这个钱了,我又发现了新的商机。
年轻的时候的苦难,现在看来是美好的,催人奋进。只要不怕苦不怕累,勤劳肯干,善于总结分析,找对方向,用对方法,持之以恒,农村出来的孩子,有担当,有责任,一样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比城里的孩子过得更好。更幸福。更逍遥自在。
鄙视啃老族。
鄙视懒的人。
不认同那些好手好脚,高不成低不就,挑三拣四,好高骛远,坐在家里打游戏、追电视剧的人。
不赞同同学们拼爹拼妈互相攀比的心态。
爹妈的成就是他们自己的努力。
要比就比你自己!
玄麟子,又名重庆彭师傅,民间实修道者。门派不叙,头衔不表。余认为,道者最明亮的光环是十方善信发自内心的长久的感恩。欲得真道,多助三界十方,有缘众生!微信公众号:民间道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