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是那种朴实善良、勤劳能干、不甘落后、任劳任怨的父母。村里的人也是这么觉得的。
我是70后。在那个年代,父母对家庭最大的责任和爱,就是种地养活家人,供养孩子上学。
在“大包干”之前,我的父母在生产队干活,那时候分男队,女队,他们两个分别是自己队里的“把头”。
很难想象,个子不高的母亲在那么多人高马大的妇女里面,是怎么做到干活最快的。
用父母的原话说,尽管他们没有很大的能力,但是他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从来不甘落后。
哪怕是咬着牙,瞪着眼地坚持。别人干,他们在干;别人休息,他们还在干。
这也可能是我们姐弟三人干工作也一定要干优秀,要干第一的原因吧。
我记得最深的一句话,是老父亲一直告诉我们的六个字,敢想敢做敢干。
“大包干”之后,土地包产到户。父母更是没白天、没黑夜的干。从地里的农活,到家里的鸡鸭鹅,猪牛羊,还有兔子。
除了过年,我从来不记得有一个节日,是在家里完整过完的。一般都是在家里吃完饭,还要到地里或者场里干活。
他们内心的想法很朴素,很简单,拼命干活,养活全家六口人(家里还有奶奶),供养三个孩子上学。
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在农村,很多父母是会让女儿早早不上学,下来干活的。
尽管我和姐姐都是女孩,但我们的父母从来没有说过一个字,让我和姐姐下来干活。
他们甚至连一声抱怨都没有。从来没有在我们面前说过一句“我们供养你们上学不容易,你们要好好学习”的话。
那时候一个农村家庭,要同时供养三个孩子上学,是极其困难的事情。况且家里还有一直需要吃药花钱的奶奶。
父亲常常需要出去借钱,给我们缴学费。
那时候,一方面是大家手里普遍没大有钱。另一方面是我们家三个孩子都在上学,不确定我们家什么时候能还上钱。
基于这两方面原因,父亲往往跑几个户借钱,结果往往是空手而归。
即使是这样,他们也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我们这么不容易,你们要好好学习”这样类似的话。
父母从来没有在生活上,学习上,人为地给我们一点点压力。他们把所有的辛苦、苦难都深深地埋在自己心里。
其实他们身上有着很多苦难。父亲九个月就失去了他的父亲。母亲很小就失去了她的父母。
他们从来不抱怨,没有因为他们自己命运和情绪,而打骂、数落过我们。
他们也从来没有把他们的苦难发泄到我们身上。他们一直在独自面对生活和苦难。
苦难压弯了他们的腰,但是压不弯他们的意志。他们最终让生活在苦难里开出了花。
直至今日,我才知道,没有多少文化,经历过那么多苦难,生活如此艰难地情况下,能够做到情绪稳定,不人为地给孩子任何压力,是极难极难做到的事情。
尽管父母没有告诉我们,生活是多么不易。但是我们也自发知道,他们很不容易。
这就是言传身教的力量吧。我们姐弟三人还算懂事,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没大让父母操心。
我问过父母,他们为什么能够做到无条件爱孩子。父母不以为然,他们觉得生孩子、爱孩子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他们从来不觉得他们和别的父母有什么不一样,他们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应该的。
这就是我的父母,他们很普通,他们似乎又有一点不那么普通。
说他们普通,是因为他们和很多父母一样。说他们不普通,是因为他们从来不觉得他们做的和别的父母有什么不一样。
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很朴素,他们不去想未来会怎么样,三个孩子是否有出息?
他们只是做好当时能做的事情,拼命干活,不甘落后,任劳任怨供养孩子上学。
好在他们运气还算可以,三个孩子还算懂事、出息,现在也在反哺他们。
感谢上天,让我父母的身体还算健康,他们也算过上了好日子。他们现在也很知足,很️惜福。
过去的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可以过今天这样的生活。父母说,正是因为过去生活地苦,才更加感受到今天生活地甜。
他们把这一切都归功于运气和福气,归功于三个孩子懂事,有出息,他们从来不觉得这一切与他们的努力和付出有什么关系。
这就是我的父母,他们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应该的,不值一提。
他们也觉得无条件爱孩子,是所有的父母应该做的事儿。
他们觉得做父母,就是要自己去承受苦难,让孩子尽量少地承受苦难。
他们能做的就是供养孩子上学,哪怕自己再苦再累。
因为他们知道,对于那时候的农家孩子来说,上学就是让孩子不那么受苦的唯一出路。
即使借钱借不到,即使亲戚说,快别让家里的两个女孩上学了。
即使他们看到,那些早早不上学的女孩子的父母那么轻松。他们也没有丝毫动摇过。
这就是我的父母,我们姐弟三人的父母。到现在,他们依然无条件爱着我们,爱着他们的三个孩子。
在他们眼里,我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永远是他们手心里的宝。
初闻不知曲中意,明白已是曲中人。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父母如此深深地看见,有着如此深刻地感受。
他们爱得深沉,爱得深情。感恩上天,子欲养而亲还在。是的,他们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