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羽分享老庄闲谈,为了给北羽站台,承担了《庄子·齐物论》篇的主持,由于以前未接触庄子的理论,不成想一来就摸到了庄子理论的核心部分,以至于两次分享下来,虽然笔记两万多字,感觉还是一头雾水,对哲学,看来真是有一种想爱但脑袋不够的感觉。
庄子是辩论及故事高手,齐物论开篇就给假设了两个人——南阁子綦和颜成子游——的对话,从而引出了一个哲学语言“吾丧我”。提出了这一观点,却并没有作进一步的解析,而是再进一步的提出了“人籟、地籁、天籁”,让人们从人道的思维,进入到地道的思维,再到天道的思维,从而达到自然的思维。那么什么是“吾丧我”呢?根据“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苔焉似丧其耦。”来观察,个人感觉就是古人不像今人的快节奏生活,今人需要等等灵魂,古人本来就是慢节奏生活,而思维却在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类的研究中快步前行,因而需要经常给灵魂放放假,让其自由的翱翔。此时,庄周的思维就在自由的翱翔,灵魂离开了身体,使得身体有一种发呆的状态(发呆:据说是抑制信息超载,让注意力和意念更加集中),灵魂一分为二,成为了子綦和子游,二者相互切磋,相互辩论,以形成庄子的思想体系。
任何人都会发呆,天才的发呆创造了人类文明,普通人的发呆大约就是白日梦游吧,疯子的发呆可能就只有进入疯人院了。哲人的发呆,可能是人类新思想诞生的开端,释迦牟尼不也是在菩提树下发呆而有所悟吗?与庄周此时的发呆大约应该是一种类型吧。所以,圣哲一发呆,可能就会产生一个教派。
庄子的灵魂继续放假,遨游于当时百家争鸣中的各派理论争执,也烦恼于各派的争执,心灵需要一片净土,需要拥有自然的状态。要跳出彼此、是非的旋涡,进入到“真宰”的状态。使用“以明”的方法观察世界、观察自然,顺乎自然的方式来谈论事物,开展辩论,正所谓“道通为一”。
“以明”,庄子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中三次提到这一词语,按陈鼓应的注解:“莫若以明:不如用明静之心去关照。”唐君毅说:“去成心而使人我意通之道,庄子即名之曰‘以明’。”从这一定义中看,有几人能够达到呢?人是群居的动物,从出生开始,就与周围人、事、环境密不可分,与其接受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密不可分,与其获得的学识、见识密不可分。成心已生,怎样去除?大概庄子的方法就是“道通为一”吧,“天地一指,万物一马”,虽然诡辩,虽然烧脑,但是有如“万法归宗”。所以庄子提出:“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达者是谁?大概就是庄子自己和与自己相类的人,也是庄子自然观的一种表达,不固执,各物的功用自有定数,顺其自然,庄子的道,就是这种顺着自然行走而不知其所以然。
王博说,“齐物论的关键,其实不在于物,而在于心。……”庄子就是这样用心的辩证物的自然属性,利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雄辩能力,从远古之远古,从有无,从六合开始,利用相对论的观点,得出了一个“辩也者,有不见也。”的结论,谁又是万能的上帝知道世上所有事情呢?就如科学家解决了一个问题,又发现十个问题等待着需要解决,辩来辩去,还不如沉下心来做事,“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天高海阔,山清水秀,醉心于自然之境,岂不快哉。
注者陈鼓应,采集了多家的注释,以王孝鱼点校的郭庆藩庄子集释本(此本收录了郭象注、成玄英疏、陆德明音义三书的全文,摘引了清代王念孙、俞樾等人的训诂考证)为蓝本,参考了其他多种庄子思想的研究,对同一字句经常展示不同的观点,并提出比较公认和注者认为接近愿意的观点。同时,依据注释,给出了比较接近愿意、文句浅显易懂、通畅的翻译,是一本阅读和了解庄子的好书。
谢谢北羽的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