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李白和杜甫,就会想到李商隐和杜牧。一提到李商隐,大家就会想到他的《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想到他的《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首诗的背景都是与爱情有关。
李商隐出生在荥阳,十岁丧父,幸得堂叔,倾囊相授,才有了才学广泛的李商隐。李商隐凭借着写文舂米,养活了家人。
李商隐来到长安,结识友人,广结人脉。拜谒那令狐楚,令狐楚偏爱人才。便让李商隐,与他的孩子一起学习骈文,将自己的骈文知识倾囊相授,可以说是李商隐的贵人。
李商隐在洛阳时,不仅遇到了令狐楚,还有白居易。白居易被他的文章所折服,并赠送了“白氏文贴”给他。并有了白居易下是愿当李商隐之子的传说。
随着令狐楚的离逝,李商隐通过韩瞻,遇到了属于李党的王茂元。王茂源也爱惜人才。并将女儿王晏媄嫁给了他。
李商隐多次科举都名落孙山,最后一次中举,都是获得了牛党令狐父子的帮助。而在令狐楚死后,李商隐去了牛党。虽然李商隐并不知情,但同样受到你牛党的批判。也并不受李党的欢迎。唯一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生所爱王氏。
在早期唐文宗执政处于李党的李商隐并没有赶上好时机。因为他母亲去世,他回家守孝了一年,一年之后,唐武宗上位牛党执政,李商隐便没有了工作。索性遇到远亲卢弘正,做了他的幕僚。
一年之后,卢弘正死去,王氏也去世了。也给了李商隐一个打击,最后晚年病死。
为什么说李商隐是薄情寡义之人?
可能是因为他为了他的仕途,他遇到了一位柳枝的姑娘,他对人家有好感,并约人家,但是他并没有前去赴约。并为她留下一首诗就走了。
可能是因为他对政局的不熟悉,自己不知不觉中卷入了李党和牛党的战争。从而传出他的墙头草两边倒的这种言论。
其实他一生只娶过王氏一人,也只爱她一人。
现在你还觉得李商隐是薄情寡义之人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