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在诗意语文中徜徉之杂感(2)

在诗意语文中徜徉之杂感(2)

作者: 米高乐圆 | 来源:发表于2017-08-20 19:43 被阅读0次

写作,不思亦不行

做班主任的第一个年头,我带的班级名为“行思一班”。我告诉孩子们,这个名字是一种期许,一种愿望,希望每一个人能够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且行且思,取得长足的进步。

后来的班级活动也是按我的思路开展的,没有什么章法,就是全部与语文有关。那个时候受君姐圆明书院“每日播报”的启发,班级开始漂流“班级日记”,每天一个人来写这一天班级发生的大事,或是认为发生在班级的有趣的事。

最初的漂流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他们觉得好玩,好景不长,时间一久,被排到的孩子就撂挑子了:没有东西写呀!我也是个死脑筋,鼓动煽动无果后,自己带头写,引导孩子们观察身边的生活。后来终究是成了摆设,没有坚持下去。本子放在孩子们手中传阅,渐渐成了各种琐事的吐槽本,偶然一次翻阅,还夹带着大半个班级孩子的QQ号,令我哭笑不得。临分班时有孩子来讨,想要留作纪念,那时已不知传到了谁的手里。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写作于他们而言,仍然还停留在“任务”层面,他们只为完成,不去想为什么完成,不想做成什么好的样子,他们写作的内驱力还不够。他们在“行”,但他们不知为何“行”,他们没有“思”。


不怪孩子,作为行思帮帮主的我,又何曾做到了呢?

至今仍记得被大王校长围追堵截,一个月,熬出的一篇备课叙事,在那之后,我连篇正儿八经写的论文都没有。总是以各种各样的理由为自己推脱,笔头上下的功夫太少。我不曾放弃过进步,但惰性总是悄无声息地席卷了我。罢了罢了,都是借口!自己不努力,还羡他人太勤奋!

其实,不是没有写作习惯的。然而写作于我,更多的是一种娱乐方式,无聊的时候,苦闷高兴的时候,随手一写,或三两行,或洋洋洒洒数千字,娱己而已。不看语气,不管逻辑,没什么中心,只随性而写。过后或找不到或直接丢废纸篓是常事。更多的时候是静静的发呆,任思绪静静流淌而不加拦阻。
这样的写作和思考娱乐尚可,若要真正在写作上提高自己,总归是要在写作时考虑一下文章整体的布局,思考一下逻辑,再遣词造句一番。慢慢坚持下来,形成了自己的文风,那么再如何随心所欲,也依旧不会跑偏了吧。
就像神仙姐姐的《寻找语文的诗意与远方》,她的文就如同她的人,读她的文就好像她在同你一诉衷肠。她认为语文天生美丽,语文就应该这样诗意的表达。
适当的保留自己的文字,过段时间再回头翻阅,将一部分文字集中起来发现,或许也会找出些之前未发现未在意的问题。

写作非一日之功,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写友相互鼓励相互扶持,这一路定会更长远更顺遂!

努力!努力!

(清楚自己在写作中的短板:逻辑混乱思辨太弱没有全局观念,知道是一回事,如何训练和提高却无从下手,希望能有高人指点迷津)

相关文章

  • 在诗意语文中徜徉之杂感(2)

    写作,不思亦不行 做班主任的第一个年头,我带的班级名为“行思一班”。我告诉孩子们,这个名字是一种期许,一种愿望,希...

  • 在诗意语文中徜徉之杂感(1)

    太久没有写字的后遗症,就是再次提笔时,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都想记录下来;等到想要铺展开来时,又犹疑踟蹰不前。胸中墨...

  • 春在诗意里徜徉

    乡间春色 苗绿梅白杏浅红, 含笑馥郁意千重。 偏远乡居盈春色, 漫野诗句向晚风。 游园 居囿斗室不思量, 瘦了罗衫...

  • 徜徉在元夕的诗意里

    今年元宵节,我那位于川南的老家当地逢阴天,天上的云朵仿佛穿着厚厚的棉袄,白天围在太阳周围取暖,夜来还挤在一起观赏人...

  • 秋意浓

    携一缕诗意 临窗沐风 在李白徐志摩的文字里 徜徉纸墨诗海细细体会 激情拍岸的豪情低头不语的柔润 秋夜里浅酌片刻 思...

  • 流泪的背影--阅读杂感

    流泪的背影 --阅读杂感 一 祖母的生之背影在溘然长...

  • 晨语问安2021年1月17日

    『晨语问安1.17』“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是毛爷爷于1917年在《新青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论文中的节语,...

  • 彩铅练习

    自由徜徉的梦境对语……

  • 致未来-12月第二周安宝周记(9th)

    本周佳句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 杂感 一...

  • 舒卷无意诗意在

    夏未央,或微风徐徐,或狂风大作,最数着云儿无拘无束,诗意的徜徉于苍苍之天际。偶的雅兴,望云卷云舒。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诗意语文中徜徉之杂感(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mwf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