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次军训之旅,大学了。我觉得肯定很多人和我一样是如此地厌恶军训,或是又有一些惧怕军训,厌恶无聊的军姿和正步,惧怕食宿条件的艰辛。很幸运地,这次军训我全都体验到了。本着“只要修完一学分,能混就混”的心态,我极不情愿地背上自己的行囊,终于在八达岭军训基地安定下来,一板一眼地叠着我的“豆腐渣”。
很快我便放弃了,由于我两小腿的静脉曲张,长时间的站立让我小腿的血液无法回流,淤塞在下肢血管中。我的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像正在鼓起的气球一样肿胀。在军训的第四天,我就加入了“伤病连”,我无比兴奋地拿着校医院开的“简训”建议,和其他伤员一样在看台上坐一排。但让我失望的是时间是如此漫长,以至于要不是看到手机的电量从满格跌破百分之二十,我都以为时空早已凝固定格。漫长带来无聊,我在伤病连认识的人不多,有时候还能聊聊天,有时候就真的只有坐着发呆,我甚至开始痛恨我的伤病,想回到训练场,虐一虐自己,这样我就能告诉自己我还没有麻木。我刚去伤病连报道的这一天很巧,学校运来了大量物资,需要伤病连的同学们一起分装,我们终于有机会活动活动了。
要说把这三千八百位同学加上几十位老师和教官的物资分装好,可真是不容易。为了实现这一“宏远”目标,我们迅速进入了状态,齐心协力,把各种物资摆成一排,其他同学们拿着塑料袋沿着物资按“配餐表”装袋,一圈一圈地走,流水线一般地生产。几千份物资可不是闹着玩的,刚走了几十圈,同学们的双腿就开始发软了,时间也在飞速地流逝。“加油,辛苦了。”突然从角落里传来了同学们的鼓劲声,他们在把装好的物资集中摆放。这句简简单单的话就像是哈利波特里的咒语,我们的流水线又恢复了之前的高效。七点,八点,九点,十点,同学们就一直在流水线上转啊转,一圈圈,不知疲倦。我也跟着走,我的腿告诉我“立马放下塑料袋,停下”,但我的眼睛告诉我“走吧,继续走吧”,它捕捉到了前一个人背影,在稍显幽暗的大厅灯光下,那个背影是那样的有力,不停地向前移动,黑洞一般吸引着我跟随它。十点半,终于结束了,我们欢呼,我们庆祝,我们鼓劲,我们对彼此表达着感谢,就好像我们都已经是老熟人了。
军训的意义,可能真的不在于让你学会什么军事技能,可能有一点点磨练你的意志力,但我觉得真正的意义在于破冰。
![](https://img.haomeiwen.com/i6713376/42d0d971dc4bfbd0.jpg)
一个宿舍十个人,只要有空闲的时间休息,舍友们基本都会围坐在我的床铺周围。大概是我们的聊天没有什么门槛,没有什么选择性,有什么就说什么,能逗逗闷子就“插科打诨”一下,舍友们都喜欢坐在一起聊天,很快地便熟悉了彼此,甚至熟悉了各地的高考制度。聊天聊得越多,我们就越熟悉,我们越熟悉,军训时光就过得越快。在训练场上看见彼此,都会觉得亲切,一起训练就像是和朋友们变向地出去郊游,人累心不累。早上累一些,有时候彩排,有时候踢正步,有时候是刺杀操,下午训练时间短一点,也基本在练习刺杀操,而晚上就只有纯粹的唱歌了。
晚上理应是最轻松的时光,因为管他什么军训累不累的,坐下来,扯着脖子唱就完事了(军歌不要求音准,只要气势,有气势就听着舒服)。但对我来说,晚上的生活并不好过。
看到了军体拳方阵的同学们摸着黑练习冲拳时舞动的身影,我不禁回想起高中军训的时光。在夜色中,我们站成一排,相邻的同学绑着腿做“绑腿跑”的游戏,无数次由小失误而酿成的“大祸”我都还记得清清楚楚,我们那时候真的享受这种失败的乐趣,因为摔倒了,我们必须要互相搀扶,在一个相仿的节奏,我们才能够再一次站立前行。冲过终点的那一刻,我们一整排的人轰然倒地,累瘫在地上,但所有人脸上都挂着笑脸,因为我们是在和我们喜欢的人一起并肩作战。还记得在夜色里练习马步冲拳,同学们嘲笑我马步扎得不标准,还一起学着我狼狈的动作然后拿这个动作去打一些有趣的比喻。但不论如何,他们最终还是会静下来教我,告诉我马步的技巧,重心应该放在哪,出拳要收紧核心……我想他们了,我就当此时此刻我眼前打拳的同学们就是那些一边损我一边帮助我的可爱的高中同学们吧。
“战士的生活就是这样,有苦有乐有声有色。”歌声从另一个方阵传来,催人泪下。时空不断地扭曲变换,一下子就又回到了那个中午,那个刚刚开始高中军训的中午。烈日骄阳,我和高中同学们手拎着饭盒等待着开饭,但不幸的是,有一个淘气包老是站不好队,然后我们被集体罚站半个小时。饿着肚子,顶着太阳,还得挺直了腰板拔军姿。我们心中充满了怨念,没有人会喜欢这样的惩罚方式,也没有人会喜欢这样的军训。但这大概也是教官的无奈之选吧,我们班一开始很差,军训表现实在是糟糕透了,队列队列走不齐,口号口号喊不响,暗地里批紧急集合是形式主义结果还被班主任听到了然后加倍受罚……我们没有团结可言,我们都想着自己能够活着走出训练基地。这次教官居然用一个人的错误惩罚整个班?不可理解。站了整整半个小时,一解散我们就开始了碎碎念,抱怨着走进食堂。第二天,气头消了,在一次休息时,教官过来给我们唱歌:“你问我什么是战士的生活,我送你一枚小蛋壳。”由于这首歌有趣的词句加上教官的口音,把“壳”读作“kuo”,我们很快就对这首歌产生了深刻的印象。直到最后一句话“战士的生活就是这样,有苦有乐有声有色”是高音,教官喊得满脸通红,几乎喘不过来气,我们才真正地被这首歌的魅力所吸引,我们叫好,模仿,学着学着便学会了,我们全班一起大声唱着最后的高音,沉浸在嘶吼的歌声中,“一醉方休”。自那天起,我们班好像突然开了窍,口号永远都是喊得最响亮的,拉歌永远是最无解的,我们不停地唱着《送你一枚小蛋壳》这首冷门且说不上来哪里好听的歌。我们都团结在了一起,互相帮助,是一个整体,从而也欣然地接受了之前由于一个人犯错全班受罚的结果。画面又一次回到了那时的夜训,我们绑腿跑,我们马步冲拳……如果没有这首“小蛋壳”,可能也没有这样的夜训记忆。直到现在,我们的班群名称还叫“九班的小蛋壳”。
我的眼眶湿润了,因为我真的想他们了,哦不 ,是眼睛里真的进沙子了,我是战士。
在三年后的军旅生活中再次听到这首歌,我很感激,但它太短暂了,消失了,消失在了夜色中,消失在了星空中,融进了飞扬的沙子里。
眼前的景象切换了回来,我的新同学们在入神地学着《中国军魂》,我的舍友们也有的在偷偷地聊天,唯独我低下了头,我是战士,我应该在训练场上专注于军队的任务,但我真的做不到。后一天的训练,我又像没事人似的“复活”,拥抱此时此刻在我身边的新同学们。
军训要的是什么啊?哪里是“头悬梁锥刺股”的意志力?哪里是“昔乘匹马去,今驱万乘来”的豪情壮志?只要你简简单单,敞开心扉,认识他们啊。
高中军训结束的时候,很多人哭了,泣不成声,他们说他们想念教官,结果被自以为是的同学们称作“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即一开始虐待你,之后稍微有点好转就很容易博得你的好感。唉,这哪里是单纯地想念教官啊,这分明就是在想念你们啊,想念和你们初识的这段时光,你们互相认识到熟悉缘于军训,军训时光里发生了这些终生难忘的故事,而这段时光的标志是教官,哪里是单纯地想念教官啊,被爱却没有察觉。不过,生在福中不知福,也算是常态了。
如今大学军训也结束了,可能对于许多人来说这辈子的军旅生活也就此完结了。我绝对不会说我喜欢军训,因为我恨军训,但我必须要说:我爱军训时光。
几年后,四年后,我还会像这样回想起这段时光吗?
张渝
2018年9月26日星期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