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只是考个好大学吗?

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只是考个好大学吗?

作者: 快乐爸爸日记 | 来源:发表于2017-07-12 14:19 被阅读67次

作者有话说:

今天我们不妨好好聊一聊教育的目的,难道教育的目的就是考取好大学吗?

1

挤过独木桥,难觅阳光道!

十年磨一剑,却不能倚天长啸!

为何读书无用论在当今盛行?

教育的目的又何错有之?

且听我来为您分析。


目标若不明确,行动则无方向。

也许有人会说:教育的目的不就是上学、考试吗?那还不简单吗?

当然就是:高分、名校!

好吧,我们就从高考谈起吧!

的确,应试教育的目的十分清楚,就是为了考出好成绩,考上好学校,学个好专业。

家长感叹:好孩子啊!多留一点汗,幸福三代人!

孩子感叹:应试教育,我为你付出的青春这么多!

十年寒窗苦读,只盼金榜题名。

其实,远不只十年。

但遗憾的是,高考年年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夺得好学校、好专业船票的,都是凤毛麟角。

这就注定大部分学子不得不面对失败。

如果......我只是说如果,如果你家孩子无法挤过这座独木桥,没有考上好学校,你会怎么办?

重头再来?加倍努力?

有没有人选择放弃?不是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非要让孩子在这条他不擅长的道上死磕吗?

很多没有学历、没有文凭的人,不也成功了吗?李嘉诚小学学历,乔布斯大学辍学。

也许有人会说,那都是小概率事件,大学文凭必须有!

好吧,我们先花点时间看一看高考胜利者,再去讨论大学文凭吧。


高考状元,应试教育最大的胜利者,可谓是光环笼罩,当之无愧的人生赢家。看似没毛病。

可是,越来越多的数据证明,无论古今,取得杰出成就的人群中,并没有高考状元的身影。

每年一批又一批的状元中,谁是行业领袖呢?

科学大家、商业巨亨、国家领导,高考状元占多少?

这一现状绝对非偶然!

中科院震惊调查:30年1000余名高考状元下场悲惨,无一成为行业领袖。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发表过一篇文章,劝告我们:不要让孩子成为第一名!

因为他发现,当年班上常考第一的同学,最后很少有人混得风生水起的。

为什么是这样一个结果?

看来我们的教育目的果真出了问题。

为什么好学校、好文凭反而并不能保障好的生活?

到底我们的教育应该有着什么样的目的?

2

教育的目的,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今天,我想分别从家庭、国家、专家3个角度详细介绍。

家庭和国家分别从自身需求出发选择教育的目的。

专家通常站在更科学的角度分析问题。

一、家庭

在多数家长眼中,高考只是阶段性目标,高考只是眼前的目的。

教育的长远目的当然是:好工作、好生活。

能当高官、攒大钱,那更是求之不得!

只可惜,高考之路,即便谋得了好文凭,也未必能求得铁饭碗。

其实,很多家长对教育的目的思考并不多,教育=高考,义无反顾走上了应试教育之路。

然而,应试教育这条路太拥堵。

我们可以把家长的教育目的归纳为“谋生”,家长希望孩子通过教育能实现:事业成功,生活美满。

家长梦想文凭和学历成为孩子的敲门砖,于是把应试教育当成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道路、甚至唯一道路!


二、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解释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所以,国家旨在通过教育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国家繁荣昌盛。

不容置疑,教育也有着政治教化的作用,来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

国家希望通过教育增强人民的爱国意识,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和服务人员。

素质教育是国家大力提倡的教育之路!


三、专家

▶ 国内

一起来听一听教育大家的观点吧!

谈到教育,孔圣人最有发言权。

孔子的教育目的可归纳为两个:做官和做人。

在“士农工商”的社会价值观下,做官必然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孔子也不例外,他周游列国,就是希望在政界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做人”也是中国人素来的教育目的。

以南怀瑾为代表的教育家说过:人为什么要读书?

传统文化中最正确的答案便是“读书明理”四个字。

明理就是明白做人的道理。

“做官”这一目的在今天显得有些狭隘,“做人”又太空泛。

蔡元培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独立健全的人格”。

什么是人格?

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好性格。

这一目的被广泛接受,但同样不够具体。

▶ 国外

国外教育家对教育目的的解释,更多从个体的角度出发,更具有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怀特海在专著《教育的目的》中指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教育唯一的目的即生活,教育只能围绕“生活”这一主题。

罗伯特-赫钦斯提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个体自我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是人格的塑造和人性的完善,以经济的目的而培养人才,实乃教育的失误。

卢梭认为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而后杜威对卢梭的观点作了进一步发展并指出: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灌输进一个容器。


在教育目的面前,中国教育家倾向于从道德层面谈教育的目的,突出“做人”和“明理”;

西方教育家主要从个体发展谈教育目的,强调把学生最大的潜力给挖掘出来。

古今中外,教育的目的何止一箩筐?

孰轻孰重,孰是孰非?如何辨别?

3

在我为您揭晓答案之前,且听我先说一说上述教育目的的两个主要问题。

一、应试教育简单粗暴

看看下面这张不同动物爬树比赛图吧。

教育也是一样,学生个性千差万别,简单的应试怎么可能选拔出有用的人才。

社会现象纷繁复杂,要解决问题需要多方面的能力。

考试只能检验出孩子的应试能力。

由此可见,应试教育是简单粗暴的教育。

应试教育大行其道,主要反映了教育界的慵懒弊病。

一是家长的懒惰:应试教育=教育全部,成绩好=好孩子,以为提高分数就让孩子的成长一步到位。

二是教育部门的懒惰:学习分数是容易量化和考核的指标,老师好不好,看学生成绩;校长好不好,看成绩;教委官员当得好不好,还是看成绩。

简单!高效!公平!

家长不需要懂教育,多给孩子报补习班,孩子成绩好,家长必然好。

老师也不需要懂教育,只需要把教鞭弄硬一点,对学生严一点。严师必定出高徒。

学校也只需要盯住分数不放,军事化管理,高压提高升学率。

教育有方法可循,但没有捷径可走。应试教育试图找一条捷径。看似成功了,实则败得一塌糊涂。

社会上,普遍存在一种现象:第十名现象。

进入社会后,班上第十名往往混得最好,这是为什么?

主要原因就是第十名的孩子智商足够,学习不错,同时,他们也花了很多的时间去学习其他实用的能力,在生活中锻炼自己,他们是更适应社会的人。

所以我说,应试教育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是一种走捷径的道路。


二、素质教育曲高和寡

那为什么说素质教育曲高和寡呢?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真的很动听!

效果如何?人人心中都有答案。

国家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为什么执行的不好?

目标太理想。

全面发展,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每一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缺陷,后天的成长环境也不同,谁也难以全面发展。

公认的创新大王乔布斯不守规矩、脾气暴躁,生活作风上也存在问题,可以说是缺点与优点同样突出。

教育难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更应该培养多样化的人才。

国家用批量化教学的方式忽略了个性的差异,打造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当代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任务。

一技之长足以!只要实用。

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爆炸时代、分工协作时代,培养T字型人才更容易现实。

横线是基本要求,主要指道德、政治、体魄等,竖线是个人的专长、一技之长。

教育达到了基本横线,就应该将更多的资源花在竖线上。

推动社会进步的也不一定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却往往是偏才、甚至怪才。

当今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创新,在这个急需创新人才的年代,社会更需要T型人才。


除了曲高和寡,素质教育蜕变成应试教育的原因还有我们国家的选拔人才制度:高考。

高考虽然是保证教育公平的好办法,但却把教育带向了应试教育的深渊。

高考几乎是国家选择人才的唯一方式,而多数家庭又把高考作为孩子跳龙门的唯一出路。

高考只考查分数,因此家长只关心成绩,音乐、体育等不参加高考的科目在家长眼中自然就成了副科。

学校为了争夺生源只能片面追求升学率,也不会关注这些副科。

在分数为王的时代,素质教育自然成了口号,也必然被应试教育所取代。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一看专家的观点吧!

在专家的观点中,我比较接受国外教育大家们的观点。

激发人的潜能,我认为这是教育的一个前提,只有把个人的潜能激发出来,再培养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个人的价值也必须在为社会服务中得到体现,个人价值的实现也可以很好地服务社会。

中国的教育家们的观点过于强调“先做人,后做事”,到什么情况才算学会了做人呢?

我认为做人与做事是同时进行的,在做事的过程中不断犯错误碰壁,然后才能明白做人的道理,不断改进自己,从而更好地做事。

二者相辅相成,同时发展,没有先后。

其实,教育家们在教育目的上的争论取决他们的立场,可分为个体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应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获得自然发展,教育要为学生本身的生活需求服务。

个人本位论关心个人价值,关心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生活的完满幸福。

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要求来确立,人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人,教育目的就是使个体社会化。

也有教育专家大力呼吁调和论。调和论试图平衡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认为教育是通过发展个人来影响社会发展的,教育在满足个体需要的同时就实现了对社会需要的满足。

4

所以,我认为,最好的教育目的是:“激发个人潜力,服务社会需求”。

站在国家层面,“尊重个性,激发潜力”,更可以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培养出世界级大师,才能满足社会需求,才能促进国家繁荣富强。

站在个人角度,个人的价值也必然在社会中得到体现,不可能脱离社会。个人若能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好的教育必须要兼顾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

可见,个人教育目的和国家教育目的是辩证统一的。

应试教育中,分数再高又如何?如果学生的潜力没有激发,等于我们的教育又耽误了一个好孩子。

如何激发个人潜力?教育的重点是什么?

我们下次讨论,不见不散。

相关文章

  • 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只是考个好大学吗?

    作者有话说: 今天我们不妨好好聊一聊教育的目的,难道教育的目的就是考取好大学吗? 1 挤过独木桥,难觅阳光道! 十...

  • 怎样看待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是一个系统工程。 首先要思考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什么?单纯为了将来考一个好的大学吗?确实目前看,许多拼了命去让...

  • 读书志在圣贤

    我们常常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考个高分,拿个好文凭?有没有问自己,我培养孩子就是要开发孩子的人性,大学说:大学之...

  • 戏剧 - 草稿

    学习是什么,应该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是对于我的父母来说,学习是考好的高中,考一个好的大学,找一份好的工作,只是...

  • 读书是为了考高分,考好大学吗?

    儿子:马上你就毕业了。不知你是否考虑过读书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是考高分吗?是考好大学吗?你是否思考过这个问题呢?我想...

  • 同一个世界,不需要同一个梦想

    “读书不就是为了考一个好的大学吗?” “工作不就是为了赚钱吗?” “教育孩子不就是为了他们将来有出息吗?” ......

  • 失去灵魂的卓越(序)

    初读本书序言,首先涌入我脑海的两个问题是:我们读大学的目的是什么?大学教育的目的又是什么?答案看似很简单...

  • 考试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难过,这样的试卷完全看不起来! 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将学生考倒吗?今天是期末考的日子,当孩子们考完试后,走出考...

  • 怎么说呢,这辈子也许,不会和我想的一样走

    我喜欢规划自己以后的生活 以前想,考个好的大学(对我来说究竟什么是好的大学,不得而知)去当老师,想法很...

  • 重塑教育观——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

    怎么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 在开始今天分享之前,我想问朋友们一个问题,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考个好分数,上个好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只是考个好大学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ndb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