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119644/9d8fcd92a3254184.jpg)
在《景德传灯录》里僧人问:“如何是平常心?”招贤禅师道:“要眠即眠,要坐即坐。”僧人再问:“我学不会,该怎么办?”招贤禅师道:“热即取凉,寒即向火。”
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改变不了事实,但可以改变态度;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
谁也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谁也不是可以样样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心。
即使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平常心是进不想争夺,退也可以静守。在平常的每一天,也能有一颗平常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2119644/d76970c8fa5c09e1.jpg)
读《教育要有“儿童视角”》让我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神圣感,李镇西对“儿童视角”的教育学理解: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
当然这个理解,李镇西老师说:不是我的“原创”,而是读两位让他十分尊敬的教育家的著作所受到的启发。
苏霍姆林斯基在其著作《帕夫雷什中学》中这样深情地写道:“一个好老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一个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当读到“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这句话时,不禁怦然心动,想了很久很久。教师应该多想想自己曾是孩子时的欢欣、恐惧、喜好、憎恶,想想小时候自己喜欢怎样的老师,以及老师怎样上课,这不就是“儿童视角”吗?
原来曾经以为那些深奥的教育理论是如此简单,单纯,随着这几年对教育专业类书籍阅读,也打破了我先前固执己见的看法,前些年总是对专业类书籍有所抗拒,担心那些深层次的教育理论读不懂,看不明白。
![](https://img.haomeiwen.com/i2119644/555f3f48604a689a.jpg)
结合自己二十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再读教育专业书,没有晦涩难懂,没有了之前的误解。反而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了更多的协助,更好地指导自己教育教学工作。
今日樊登读书关键词:付诸实践。
是什么可以让人始终踏实呢?将想法、计划更多的付诸实践是一个不错的方式。付诸实践意味着有重点和有意识的成长、自我发现和自我强化,不再重蹈覆辙。
实践意味着要保持集中和专注,持续的完成自己的承诺。通过付诸实践,我们可以走出自己的庇护所,发散自己的意识,开拓新的生活。
要知道:迈出的每一步,即使是最小的一步,都会帮助我们前进,不断带给我们改变。很庆幸自己已经在付诸在实践中,不断去尝试,去改变先前固有的思维和观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