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篇第四6
【原文】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大意】孔子说:“我没见过真正喜欢仁道、厌恶不仁道的人。有“喜欢仁道”这种追求的人,本身就很高尚了;厌恶不仁道的人,自己绝对不会做不仁的事情。有人能做到一天尽心求仁吗?这件事有这么难吗?我没见过没有这种能力的人。可能有,但我没见过。
【一点启示】仁,就是求取安宁的心。只要立志去做,没有做不到的。先从自律自爱做起,凡事凭良心,便是仁者的起点。由自律自爱而爱他人,内心充满爱,才有更多力量去爱他人。逐渐向外扩展,循序渐进,进一步便有一步的欢喜。
【浅谈】
(1)如果你认为追求仁,追求君子之道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因为需要“装”,需要“板着脸”,那你就曲解了孔子的本意。“仁”的状态是一种舒服且自然的状态:对他人仁慈、有礼貌,对事物有感知、有喜悦,内心平和喜乐,不受物质条件影响,这就是“仁”的状态了。
(2)先别给自己设限!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想做。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刻意练习,必有大成。夫子以自己一身的经历,说没有见过力不足者,佛祖也说人人皆可成佛。
(2)临川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千万别画地为牢,把自己封闭,一切皆有可能。夫子特别不喜欢有学生说力不足。先问自己真的想做还是应付。
(3)好仁者,恶不仁者,并修的两个修行路径、法门。好仁者,见贤思齐;恶不仁者,见不贤而内自省。一是从成功者身上学优点,努力要求自己好好学习;一个是从自身毛病中反省改变,涤除玄览。一个是为学日益,一个是为道日损。两种修行都不容易,但的确是修行的唯一途径。
(4)夫子也是人,“吾未见”《论语》里这么肯定,比较满的话也出现过几次,偶尔发点牢骚很正常,我们多从正面理解。
(5)名将、利锁、权牢、情关,这些世间的诱惑,把我们关在一起。时时扪心自问,到底所爱何物、何事、何人、何地!
(6)一心不乱,同于大道,从一天、当下做起,便顿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