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来学习弘丹老师教我们如何改稿子这件小事。
一.拥有改稿子的意识
首先学习任何方法,拥有正确的意识很关键,在修改稿子这件事上同样如此,第一步要有改稿子的意识,同时要将改稿子和写稿子区别开来。
写稿子讲究的是灵感的迸发,文思如泉涌是写作者梦想的境界,但是改稿子更需要刀刃向内的勇气。
修改稿子需要转变身份,就像你头脑中另一个自己,以批判家的角度重新审视这篇文章,可以心狠手辣、可以大刀阔斧,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
修改是编辑的灵魂,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前后修改了7遍,海明威说“所有文章的初稿都是狗屎”,他的《永别了,武器》的结尾修改了39遍才达到满意的程度。
大文学家尚且如此,何况初学者的我们,所以改稿子也是逐步精进的过程,有了正确的意识形态,接下来就是学习合适的方法论。
二、拥有改稿子的方法
改稿子的过程是痛苦的,也是有正确的方法可以遵循。今天分享的写作经验是向大文豪鲁迅先生学习他的改稿方法,一起来学习吧。
1.朗读是否顺口
白居易的古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据说他的方法就是找目不识丁的老婆婆,把自己写的古诗朗读给他听,倘若她们都能够理解就说明表达到位,经过反复的打磨才有了千年传颂的“离离原上草”。
这个方法也揭示了读的通顺是文章受欢迎的第一步,如果内容里面尽是佶屈聱牙、晦涩难懂的词汇相必再高深也会让读者拒之千里之外。写作者在写作时必定不会太细致,容易出现错字、漏字、断句等表达不到位等情况,再次修改时保持朗读通顺显得尤为关键。
2.修改需要冷处理
写作是需要灵感,需要趁热打铁,需要把储存在大脑中的思路不断叠加创造出奇妙的化学反应。
修改则是截然想反的过程,修改需要抽离出当前的情景,以旁观者的眼光去重新看待,用减法思维对不符合文章主题的、不能说明观点的、不妥当的素材、不够清晰的表达进行删除,确保留下来的都是精华。
3.修改文章不需要手下留情
修改文章必须走出六亲不认的步伐,不要怀有舍不得、好像可以、似乎还行这种犹豫的判断,只有经过大浪淘沙般的修改,才能磨砺出优秀的文章。
4.多学习大师的手稿
牛顿说他的成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作为写作初学者最好的学习当然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模仿,看看大师写作的手稿,其实就是领略他们修改过程中深刻自省的方式和方法,学以致用永远是我们需要经历的过程。
写作如今已成为一种底层能力,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培养自身的相关能力,但是修改的能力却被大多数人忽略,极少有一次成功的文章,大多数都是修改后的结果,各位,请保留对文章的多点耐心,通过修改找到合适的写作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