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析问题
编程的目的是控制计算机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之前,应充分了解要解决的问题,明确真正的需求,避免因理解偏差而设计出不符合需求的程序。
在实际开发中,与需求方充分沟通,理清所需解决的问题是程序设计的前提。
(2)划分边界
准确描述程序要“做什么”,此时无须考虑程序具体要“怎么做”。
这一阶段可利用IPO方法描述问题,确定程序的输入、处理和输出之间的总体关系。
(3)程序设计
考虑“怎么做”,即确定程序的结构和流程。
①对于简单的问题
使用IPO方法描述,再着重设计算法即可。
②对于复杂的程序
应先“化整为零,分而治之”,即将整个程序划分为多个“小模块”,每个小模块实现小的功能,将每个小功能当作一个独立的处理过程,为其设计算法,最后再“化零为整”,设计可以联系各个小功能的流程。
(4)编写程序
使用编程语言编写程序,需考虑不同编程语言的性能、开发周期、可维护性等因素。
(5)测试与调试
运行程序,测试程序的功能,判断功能是否与预期相符,是否存在疏漏。
如果程序存在不足,应着手定位和修复(即“调试”)程序。
在这一过程中应做尽量多的考量与测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