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如下三篇小记是在“说话改变世界”社群每日记录活动中的三篇记录。
6月13日
瞎忙
下午听到一句话很适合这两天的工作状态,“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这两天出现了产能空档,除了处理两个技术难题之外,剩下的时间比较空闲,东走走西走走,虽然也有在做事情,但是无关紧要的小事。
真的是没事情做吗?并不是,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整理文档,5s规范。
这些工作都需要深度思考和长时间的投入,因为只有一两天的空档,所以大脑不愿意投入精力,进行思考。
注意力大于时间,大于金钱。
人的注意力是不可再生资源,注意力关注战术上的一些小事,忽略战略层面的计划规划。
用瞎忙来安慰自己:这一天依然工作很有效率,但也仅限于有效率,并没有效果和效能。
6月12日
反思问题解决
最近接连解决了两个难题,有一些思考:
在解决这两个难题的过程中,都使用了结构思考。互换对调,也就是结构思考的二分法用的是最多的。
一个难题之所以复杂,往往是因为涉及的要素多,保持其他要素不变,只让一个要素变化进行对比,是解决难题最常用的一个方法。不过,前提是需要用要素法或者过程法将涉及到的所有要素列全。
刚开始解决第1个难题时,用笔记录各种数据。这些数据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解决第2个难题的前期,并没有意识到它会很复杂,没有记录实验步骤。结后期不得不将之前的步骤重复进行。
6月11日
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
从周一开始,和其他部门以及供应商一起处理一个技术问题。虽然事情仍在进展中,但有一点很深的感受:心动决定行动。
在周一刚开始时,个人判断这个事情,是属于其他部门的,应当由他们来主导。所以,我只是配合执行他们的决定,话也很少。
今天感觉这样的定位有问题,应当把定位为问题解决者,不论是什么问题。
这样的心态会让自己遇到更多的问题,提供更多提升的机会。
在心态上发生了转变,今天的行动变得积极,不仅配合,还贡献自己的思考,提出的解决方案成为下一步行动计划的一部分。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有话想说的人?
第一,把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
比如,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些经历和感悟及时记下来,哪怕是一件小事,都可以作为表达的素材,你的经历,就是一个个故事。
第二,把自己对见闻的思考记录下来
比如,把自己对身边朋友的事、每天的热点新闻的观察和思考及时记录下来,这也可以用作表达的素材。你周边的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故事,做一个留心观察和记录的人,是好口才的基础。
第三,把自己所学中触动点记录下来
比如,你自己看的公众号文章、书,还有听的课程中的对你有触动的故事和观点,都可以随手记录下来,这些都可以作为自己表达的很好的素材。
当一周或者一个月结束的时候,你可以汇总回顾一下本周(月)记录的点,然后选取合适的点,去构思自己可以表达的素材和观点,再联想加入一些其他合适的素材,就可以写成一篇文章或者录成一期不超过3分钟的小节目,慢慢就会发现自己成为了一个善于观察、总结的有话想说的人。
同时,再加上我们对你各项能力和用户思维的大量刻意练习,最终,你一定会成为这样一个人,即可以随时随地地享受地说出有影响力的话。
记录,让生命有迹可循,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话想说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