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王阳明传》

读书||《王阳明传》

作者: 汐暮 | 来源:发表于2022-05-05 08:39 被阅读0次

    【中】 度阴山

    王阳明一生经历坎坷,磨难重重。身体长年疾病缠绕,遭遇过牢狱之灾,被流放到蛮夷之地。总之是在大灾大难面前,历经生死,最后才有了龙场悟道。

    读完这本书,不但让我看到,世间法则几乎都相同,所有成就的诞生之前都需要千锤百炼。王阳明历经磨难,最后终于有所作为,创造了自己的心学。

    一个人的成就就算是大器晚成,也和立志有很大关系,确定了志向,路也就有了方向。不会再被其他眼花缭乱的东西迷惑。

    王阳明从小就想做圣人,并为此一直做出努力,拜师学艺,格物致知,探访高僧。但是在他经历比较顺利的时候,他终究未成。就像一位高僧对他说的:“你时候未到”。

    在追求做圣人的这条路上,他是九死一生,披荆斩刺。正是这些磨难让他对自己的志向更加坚定的追求。

    他中途也曾经放弃,去追求军事方的建功立业。他当时认为:如果你在付出的人事上得不到快乐和人生价值的答案,它就是一个包袱,甚至是五行山,只有放下它,才能轻松上路,得到前程。”

    我们都这样,一件事情在自己付出很多努力,依然得不到想要的成功时,就会觉得自己不行,然后放弃。以为放弃去追求更加现实和容易得到的东西,就很更容易成功和轻松。

    可是,每件事的成功都不容易。王阳明在追求建功立业的路上,遭遇更惨,差点小命都保不住。

    一个大人物的成功都有一个外部环境,这个外部环境像运气一样,绝不可少。有的人在外部环境特别好的时候不需要过人的自身素质就能成功,比如官二代,富二代。而那些拥有超级素质的人在没有外部环境的帮助下几乎没有成功的。人类历史上,怀才不遇的人多如过江之鲫。

    外部环境是一种作用力,不过有正推力(顺境),也有反推力(逆境)。很多时候,反推力才是人类前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动力。

    王阳明就是在一股反推力的作用下,一举创建了心学。在当时“刘瑾”风暴的作用下,他差点就丢了小命,由于牢狱之灾,他被就流放到贵州龙场。这是一个环境非常险恶的地方,很少有人能生存并且坚持下去。

    抱负是一个人活出价值的发动机,他在去龙场的路上是这样想的。不过,事实证明,在面对太恶劣的环境时,这台发动机也会有熄灭的时候。贵州龙场的磨炼是王阳明至关重要的一站,前面的积累和锤炼都是铺垫。

    人的力量永远来自心灵。当你的心灵产生力量以后,外界的环境看上去也就没有那么险恶了。不过,有时候现实的力量也非常强大。

    王阳明在龙场也差点妥协,活不下去。不过这时候,他逐步开悟。开始在安静的环境下一边思考自己的人生,一边用自己有限的力量创造生活。人的创造力往往是在自己需求的刺激下产生的。

    王阳明问自己,圣人是如何在险恶的环境下改变环境的?然后他领悟到,圣人从来不会去外面找寻改变环境的条件,而是从心里去适应环境。

    苦难是一笔财富,当运用得当时就会在石头上开出花来。王阳明的心学就是这样的环境下不断悟出来的。一切都在自己心里,不用去外面找。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们一般理解为知就是知道的意思。其实这个“知”是“良知”,这个“良知”也不是良心的意思,而是每个人内心里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是品德和智慧齐飞的良知。我们只要找到并且遵循内心的良知,复杂的外部世界就会变得格外清晰,了然于心。

    良知自在我们心中,是不用去外面找的。

    “知行合一”也就是王阳明心学“心即理”“事上练”的延伸:天理既然都在我心中,那我唯一也必须要做的就是去实践来验证我心中的天理,而不是去外面再寻找天理。

    “天理”就是满足我们生存下来最基本的需求,其他都是人欲。

    既然真理也在我们心中,我们去实践,只是去验证这个真理,其实最终目的就是磨炼我们的心。任何一件事情靠你一个人独坐想象,无论想得如何滴水不漏,都于事无补。必须要到事上去磨炼,这就是“事上练”的重要性。

    做事时无愧于心,无愧于人,这就是王阳明心学所说的真正的“存天理去人欲”,真正的“炼心”。

    王阳明就是遵循自己的“知行合一”,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将自己的人生推到了巅峰之上,他终于成了圣人。

    要想彻底领悟到“知行合一”,还要明白何谓“良知”,知道了什么叫“良知”,又得明白如何去光明“良知”。为什么说很多人没有良知。既然王阳明说,我们的良知与生俱来,这是人的本性,那每个人都有良知。只是在后来的生活中,我们的良知被一些私欲蒙蔽了。所以,我们要光明自己的良知,只有良知光明,它才能指导我们生活。光明良知就是“去人欲”,到事上去练。这就是“知行合一”。光明了良知,就能致良知。

    致良知才是最终极的目标。如何致良知,王阳明提出四句话,点明了致良知的步骤。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一切听从内心的声音,不要理会外界的评判尺度。善恶不是外界的评判,是我们内心的良知评判。我认为,做到致良知的前提是一定要光明自己良知。

    读了《王阳明》这本书,了解了所谓的我们都会说的“知行合一”的真正意思,接下来就是去实践。同样,他的经历也给自己很多信心,在面对自己苦难的时候,我知道,就连圣人也是逃不掉苦难、疾病的锤炼的。我们无法改变外界的环境,只能改变内部的环境。光明自己的良知,“去人欲,存天理”,让自己活得轻松简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王阳明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nky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