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老邪
一个星期前的早上,因为一件小事儿,跟老婆吵了起来。结果是必然的,以我道歉来结束。可是当我在脑海里挣扎了半天才从牙缝里挤出"对不起,我错了"这几个字的时候,她竟然还不满意,轻描淡写的问道,"哪错了?"我当时刚刚压下去的火噌的又蹿了出来,内心真实的OS是:说对不起已经够可以的了吧,咋还没完没了了呢?!结果可想而知,本来应该在短时间内就解决的问题,硬是耗费了一个多小时。
一个星期后,很偶然的机会,读了下面这本书,回想起一周前的"道歉"事件,我才意识到自己当时的做法有多不聪明。
《道歉的力量》这是一本专门讲述"道歉"的书。作者是艾伦.拉扎尔。这个作者很有意思,他的本职工作是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沃斯特分校名誉校长兼医学院名誉院长,精神病学教授。因为自己人生中的一段不太愉快的个人经历,开始对"道歉学"感兴趣,于是足足花了十年时间,读遍了"道歉"这个主题所有可能找到的报纸、杂志、书籍,从社会学、心理学以及宗教学角度出发,研究并分析了1000多个道歉事件,最终完成了这本道歉学领域的权威著作。
满满16页的参考文献正因为作者的严谨与务实,这本书并不是所谓"技巧类"、"经验类"的书籍,而是偏理论与学术。读完全书,个人最大的收获是解决了我之前存有迷惑的三个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道歉,我们为什么不愿意道歉,怎么样才是真正有效的道歉?
下面就这三个方面一一进行阐述。
1.我们为什么要道歉
这个问题可以从原因跟结果两个角度来解释。
道歉的原因非常简单,就是我们俗话说的"有错就要认,挨打要立正"。正是因为我们做错了事,给对方带来了物质上或者精神上的伤害,所以才需要道歉。
从结果来说,我们需要道歉,是因为道歉很有用。所谓"佛烧一柱香,人争一句话",很多时候,一个真挚诚恳的道歉行为,就可以缓和与改善个人甚至是群体、国家之间的紧张或对立关系。
2.我们为什么不愿意道歉
既然都很清楚道歉的意义,也都明白犯错的时候需要道歉,可是为什么在多数时候,我们不愿意去道歉呢?或者说即使勉为其难的道歉了,心里深处其实是不情愿的呢。
作者在书里使用了大量的真实案例,给出了两个很朴素的解释:1.我们害怕道歉对象做出的反应。2.我们会为自己的道歉感到尴尬或难为情。
比如说,我们在道歉之前心里可能会有想下面这些顾虑:
“对方可能会当场跟我绝交”
“对方可能永远不会原谅我,道歉了也没用”
“对方可能会把事情闹大,尤其是在公共场合”
“他们可能在我的朋友面前公然羞辱我”
“跟别人道歉会让我觉得自己很软弱”
“跟别人道歉需要向对方低头,会让我感觉好像自己输了”
这些脑海里的自我设定都会阻碍我们去进行道歉。然而,这些通通都是表象,真正从根本上让我们抵触或拒绝道歉是基于下面的事实:
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冒犯了别人。
这个才是我们不愿意道歉的根本原因。因为道歉的产生必须是基于某一方做错了事情,如果这件事情是毫无争议的有过错方,一般来说当事人去道歉阻力会小一些。而恰恰很多时候,一件事情的责任是分不太清楚的,大家都不愿意去主动承担责任。道歉则意味着承担这个责任,所以内心深处是抵触的。
就比如说文首我跟老婆吵架的小事儿,之所以让我道歉那么艰难,正是因为我从心底认为自己根本没有做错事,那凭什么要道歉呢?
3.怎么样才是真正有效的道歉
作者在本书中列举了很多国际上很有名的道歉,比如说尼克松总统针对水门事件的公开认错,比如说德国对二战期间纳粹行为的诚恳忏悔,比如说某教会关于性侵事件的公开致歉等等。作者分析了这些道歉的话术跟效果,并指出很多道歉其实是伪道歉,无法起到良好的致歉效果,最终给出真正有效的道歉必不可少的四个环节:
一、认错
二、 提出解释
三、表现出自责、羞耻、谦卑、真诚等行为与态度
四、进行补偿
正如我们前面所说,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道歉,就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自己犯了错,因此真正有效的道歉,第一步就是要认错,没有这基础的一步,后面全部都将是空中楼阁。而能够从心底坦诚自己的错误,这其实是需要极大勇气的。因为它需要克服内心深处自我的否定,并且需要从行动上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所谓的"自我惩罚"。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作者给出克服这一心理障碍的方法是,一定要认识到:
不要认为道歉就意味着自己的失败,而更应该关注道歉的目的:改善双方关系。
在道歉的时候,很多人或许就像文首我的事例那样,以为只要说个"对不起"、"我错了"就是很大的让步,就是真正的道歉了。这其实是典型的伪道歉。真正的道歉必须要有解释,就是要对方描述出自己究竟哪个地方做错了,而且要在解释的过程中恰如其分的表现出自责、羞愧等情绪。为什么要这样“费事”呢?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这些需求是:
恢复自尊与尊严
确认双方遵循相同的价值观
确认错不在自己
确信人际关系中的安全感
看见冒犯的一方受到惩罚
冒犯的一方对伤害给予补偿
与冒犯的一方进行坦诚的对话
只有满足了对方的心理需求的道歉才是真正成功的道歉,换句话来说,你只有让对方心理上"爽"了,这个道歉才是有效的。这其实跟赞美别人时的FFC法则很类似,即表达感受(Feeling),描述事实(Fact),给出对比(Compare)。
现在,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道歉以及怎么样才是有效的道歉了吧。这些说起来简单,可是做起来不容易。因为道歉这件事逆人性,所以更需要大量练习。有错误要道歉,没有错误创造错误也要道歉。借用那句话:道歉是门手艺,学成需要勇气。
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