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会思想的芦苇》读后感

《会思想的芦苇》读后感

作者: 地中海的风_51b9 | 来源:发表于2020-04-22 18:17 被阅读0次

2020第13本《会思想的芦苇》傅佩荣,作者是台湾著名的哲学教授,这本书大约是他三十几年前的作品,傅教授中西合璧,对西方哲学和中国文化都有很深的造诣,是一本哲学入门的小册子,分了四个部分:阐明境界、致知途径、人间关怀、返本开新。深入浅出的将生活和人生中遇到的哲学问题做了巧妙的引领。会思想的芦苇源自法国十七世纪科学家、思想家帕斯卡尔散文集《思想录》,他在文中写道,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这本书的每一篇文字都非常短小,而薄薄的一本书我却读了三个周,一方面是工作节奏比较忙,另一方面是读每篇文字都要引发深入的思考,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人生体验去反思与感悟。这是一本非常好的哲学入门小册子,语言通俗易懂,激发人对哲学问题的思考,往往寥寥数语却简明的解释了人生重大的问题,让人打消了对哲学望而生畏的想法,激发人好奇的去窥探哲学的门径。哲学原来只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寻一切事物的真相。这种态度叫做爱智。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查省的人生,不值得活!因此很多人开始觉醒,并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缺少哲学是盲目的。生理的生命活着与动物何异?只有学会思考,体会生命的价值,追求有价值的生命才不枉此生。

相关文章

  • 《会思想的芦苇》读后感

    2020第13本《会思想的芦苇》傅佩荣,作者是台湾著名的哲学教授,这本书大约是他三十几年前的作品,傅教授中西合璧,...

  • 会思想的芦苇㈠

    1·带着敬或畏之心去文学评论,就好像带着墨镜看大自然。161213 2·以为每天只要写多少字,日久天长就能提高写作...

  • 会思想的芦苇㈡

    21.有一句流行语叫:你懂的。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此处省略五百字。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讲到学习中国古代典籍的方法...

  • 挤满人间的芦苇

    春天来了,帕斯卡尔没来 河边挤满了芦苇 会思想的芦苇和不会思想的芦苇 不会思想的芦苇郁郁葱葱 去年枯黄的杆依旧坚挺...

  • 人是会思想的芦苇

    帕斯卡尔在《人是会思想的芦苇》里说,“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是人的全部的尊严所在。无论我们自己,还是孩子,思想的自由都...

  • 思想芦苇

    “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 帕斯卡尔此语正中我心意。人是脆弱的,脆弱得犹如水边的一枝芦苇,风一大便会折去...

  • 思想的芦苇

    一阵凉风 从夏过度到了秋冬 糊涂的人还保持着夏晚的记忆 准时出发却觉天色以黑 是忧伤还是快乐的步伐似乎不重要 还是...

  • 思想的芦苇

    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帕斯卡尔 很偶然的机会,在思想的经典里结识了帕...

  • 思想的芦苇

    心一直无任何波澜 就像被沉在海底深处 就在昨天那个嫩青绿树底下 看着藏在叶子中的日暮夕阳 我说终于能体会到“爱无能...

  • 思想的芦苇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很有意思的想法。 昨天在湘湖边就有一簇一簇枯萎的芦苇。叶子全都黄得发白,在太阳下,甚至白的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会思想的芦苇》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npw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