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仲渝
今天回老家故里,看望母亲——早上接父亲打来的电话,说母亲的关节炎老毛病又犯了——于是便来到了街道上的药店,买了五盒消炎、止痛的药。父母的年纪大了,身体状况也就一天不如一天起来。至于母亲的老毛病,只能是治疗,无能治愈,每一次更换的药物只能服用二、三个的疗程,便不再有效,需要再次更换别的药品——以此类推……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也就是说:父母在的时候,我还可以常回老家看看,等到父母都不在了,我回去又能够投奔谁呢……
熟悉的路途,不陌生的路边景色——毕竟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整整三十年了——从开始的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现在的汽车。路面也由原来的坑洼土路,演变成了现在的宽敞、平稳而快捷的沥青路面……
时间:2022年11月25日
地址:兴北干渠
天气:多云,17度至9度,西南风2级,气压1018百帕
水深:1.3米
鱼竿:6.3米+5.4米
线组:3+2、2+0.8
鱼钩:伊势尼5号+金袖5号
饵料:酒米+红虫+通杀香
鱼种:什么鱼都见到。
上午的九点四十三分,又经过了“兴北干渠”(导航地图上显示的名称)我习惯称之为新村东野塘,还有钓友叫新村沙坑……至于为什么叫“北兴干渠”,不得而知,我只知道,这个野塘是由原来的一个烧砖厂,给挖土烧砖挖出来的。最深的地方大概有十几米,单独塘口水面积大约八九千平米吧(只是感觉,没有实际测量过)记忆里应该有二十几年没有干涸过了,据说里面有不少的大货呢!但至今没有听说,有谁钓上超过十斤的大鱼……
(导航地图所显示的地域名称……)
一般每次回故里老家,都会在上午去的时候,打上窝子。到下午回来的时候,就可以直接钓鱼了。
由于今年是第一次过来钓鱼,见已经有七、八位钓友在作钓,便停车先打听、打听鱼情如何?
(这两位小钓友,作钓的位置,是大水面桥西侧的东北角,问了一下鱼口怎么样?回答说,昨天非常好,几分钟一条鱼,还不用打窝——今天过来一个多小时了,一口都没有呢……)
(这位钓的是小水面,也是同样的说法……)
我选择的钓位——大小水面的交汇处。对面的钓友说,有鱼泡泡,就是不开口……宽窄交汇处打了一个窝子,往西十米窄处又打了一个,因为目标鱼还是鲤鱼,所以打的都是加了酒米的老坛玉米。对面的钓友提醒说,宽窄交汇处窄处水深1.3米、宽处3米——哦!谢谢热心的钓友——感觉打的窝子位置不错,下午再过来,肯定能爆个护……
上午十点十二分,打完了窝子,继续赶路。呵!还有这么多的晚季水稻,没有收割呢!
——陪着父母吃完了午饭,又用签字笔给放大写上了每天每次的服药量——本家兄弟便打来了电话,让去给看看房子,怎么样装修合适……
(这是三层上面的阁楼,一百五十多平方,要是放在我所居住的街道上,是可以轻松出租出去的……)
(阁楼的室内,没有用木梁、也没有用砖垒墙,只用了一个砖柱子及两根木头柱子支撑,哦!不错,可以省下不少的豆子呢!堂兄说整个阁楼只花了2.4万……)
(这是一楼,全部采用了框架结构,独立柱子40cm✘40cm),5.5米长的跨度混泥土大梁,只用了40cm高✘25cm宽的钢筋混凝土,怎么感觉大梁有点小了呢……)
(老家的变化也挺大的,这个是堂兄对面的楼房,是不是挺不错的呢……)
于14点40分,开始急急忙忙地往回赶——因为还要钓鱼呢……
八分钟后便快马加鞭地来到了上午打窝子的钓场:兴北干渠——新村东野塘。还不错,钓位还在,整个钓场只剩下了两位钓友,看来是鱼口不咋地呀!上午的钓友大都已经离开了。
于15点03,开始摆开阵势战斗。依旧是双杆,一杆老坛玉米,一杆红虫。
红虫饵,下杆就来动作,但每次提杆,都是空杆——知道又是小麦穗或小白条在闹。没办法,又开了平台的“通杀香”,加了一点超诱等,搓饵下水——还是,下杆就来口,不是顶漂就是领着浮漂到处跑……完蛋,都是小毛鱼在闹——可惜没有带蚯蚓呀!
虽然没有什么正经口,但一直都在坚持着……因为,两个窝子里都有不少的鱼泡泡,鲫鱼居多,鲤鱼较少一些。但不管怎样,玉米就是无动静,饵料又闹小鱼……
——来一条、来一条,那怕是一条小小的鲤鱼也行呀!心里默默地念叨着。可是,一直坚持到看不清浮漂,还是以参军而收场——明明窝子里是有鱼的呀!
2022年11月25日下午于兴北干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