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我又开始练字了。
主要是因为许久不怎么动笔写字,生疏感开始出现。还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事实:字越来越丑了。
翻出我两年前买的一套田英章字帖,几乎还是崭新的。翻着翻着,对于一件事,我突然感觉有了答案。
字帖中透明纸存在的必要性。
但凡对书法有爱好的人都知道,“临摹”并不是一个概念,临和摹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
临要求书写者将字帖放在一旁,观察研究后在白纸上写出;而摹则是俗称的“描红”,可以直接印在上面写。
练习一段时间就会发现,摹对字改善的效果不大,而非常规范的临写能够提升的较快。
透明纸的存在既能够让书写者完成任务,欺骗自己的大脑,又可以让出版社多卖字帖,这是个双赢的生意。
02
在好友中,字写的不错还真有那么几位,分别是F同学、Y同学和Z同学。
Y同学更具有代表性,那就聊聊他的事迹。
他是我见过的基础好而又很努力的人,可能也源于他对写字的浓厚兴趣,甚至令我感觉他似乎对汉字很有感情。
记得他在临帖的时候,往往也会将刚学习到的技法加以运用。”我终于知道了竖勾怎么写了,跪笔弹锋,来,你看一下“,说着就在纸上示范一遍,这种交流变成了日常。
且免费送作品的习惯也让他收到许多的反馈,最终,他的书法进步可谓”神速“,几年时间便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03
有人说,这是个知识付费的时代,很多大V都大量变现,前一段时间,得到25W用户的北大经济学教授薛兆丰上了热搜,价值5000W的超级大IP。
一位朋友的年度账单吓到了我,知识付费一年花去近8000元。见面聊的很多也是关于那个知识服务平台又如何了这种话题。
感叹于她的慷慨和努力,可我也确实没有看到太多的变化,而她似乎学的不亦乐乎。
看着她手机里的众多学习APP,我不禁疑惑,她学得过来吗?
在知识焦虑的时代,又有多少人和她一样,以为买过了就是自己的,以为学过了就是自己的。
04
曾经的我,也是终身学习大军中的一员,时常和朋友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要是早知道。
总以为自己知道的更多,就会变得厉害!
其实不然,练字也好,知识付费也罢,都不过是提升自己的一种途径。很多时候,我们不是缺乏践行的动机和能力,仅仅是不想动脑子而已。
让人思考,简直太痛苦了,因为,太反人性。”看,我在学习,我在成长“,这是给大脑吃的世界上最美味的麻醉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