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发皆原创,所思皆泡影。惟愿:拈花一朵入白云,云间再无断舍离。
![](https://img.haomeiwen.com/i28514475/f4d55e0966fe0858.jpg)
那是七年前,说起来,那一年的我还可以给自己安排一个“初出茅庐”的标签。那时候的我怎么也没想到,从冷不丁绽放的烟火里踉跄着走过来,这摇摇晃晃的人间竟渐渐改换了颜色。
就是这七年,那一缕青葱嫌弃了岁月,独自抛下我,追寻它自己的梦想去了,而我,不得不携一缕又一缕春风继续踽踽独行。如果有空能记起来,我会翻箱倒柜地拿出那块沾满灰尘的镜子,照一照那个皮囊之下脱胎换骨的自己。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谄媚地够着镜子里五颜六色的虚影,极其渴望地想对他说:“嘿,你还记得曾经的自己吗?”,可是他从不回我的话,我不介意,毕竟谁会和陌生人多说一句话呢,我习惯了一个人独白,独自盯着他,一点一滴地诉说着那些难忘的曾经。
二十出头的我,潜伏于梦寐的都市里,穿梭在古色古香的街巷间,一步一步丈量着这座古都的温度。车站广场前、玄武湖岸边、地铁站口、鸡鸣寺里、秦淮河畔、总统府中、中山陵下以及南京博物院内都有一个曾经的我,那些已成虚影的我,此刻正在记忆里踩着时间的断点,划着光阴的船,直奔另一个逍遥自在。
那一天我刚到民宿,就迫不及待地赶往夫子庙,生怕夜幕挂上天空的裙边,将西落的太阳藏起来,以至于我看不到秦淮河水倒映出你眉目如画的笑颜。
来到夫子庙,顺着贡院街,先上了来燕桥,据说“来燕”二字取自桥南古乌衣巷的“来燕堂”,这座桥的前世还与东晋大臣纪瞻的骠骑航和明代歌妓李香君的媚香楼勾连着万缕千丝。记得有一句诗这样写道:“秦淮二十四浮航,何似高高作虹梁”,如今不仅二十四浮航只存在于诗文里,就连那些纸醉金迷与夜夜风流的逍遥旧梦也藏进了岁月,躲进了街头巷尾。
喜欢附庸风雅的我,每到一个地方,都期盼着在文化古迹中徜徉时,能一睹此地故人的遗世风流。看着眼前的人流如织,不禁叹一句:红尘滚滚东流去,今夕何夕好相似!故事里的才子佳人与帝王将相们虽然成了过往,但是那条乌衣巷还在。走进巷子的我,不经意间忘却了人流,只因心头袭上了一股“王谢风流”,刘禹锡一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道出了多少前尘旧梦,哀叹了几许人间繁华落寞消散。燕子短暂地来过,又悄悄地溜走,就像站在乌衣巷口的我,匆匆地来,匆匆地走过,巷子不管多长,你我都是过客。
正巧夕阳将落,我行至文德桥上,自拍了两张,若是如今掏出照片,青涩、青葱与青春都可以用来描写那个我,细想起来,这是一件多么令人骄傲的事啊!随后,我在桥上站了许久,直至那灯火点亮,秦淮画上夜妆,我方才回过神来。当我的视线跟着一条游船,盯上秦淮画舫时,脑海中竟生出了恍如隔世的感觉。呵呵,可不是嘛,“十里秦淮今犹在,六朝春梦了无痕”“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秦淮有水水无情,还向金陵漾春色”……这里是温柔乡,却也是文人场,这里是李白醉酒捞月的地方,也是秦淮八艳笙歌燕舞的秀场,这里有多少数不尽的风流韵事,就有多少倒不完的失落与哀伤。
金陵一梦三千年,多少故人犹在耳,多少故事笑谈中,就着三两青花醉,向春风挥一挥手,一吻而别。
上一次,是春风拂面。这一回,是夜雨声烦。上一次我在你的怀里听风,口中低语轻吟的是你的温柔。这一回换我搂着你的肩膀,低吟浅唱地表一表我的心意。
那一次短暂的傍晚浅游,我既没有坐小船,也只上了两座桥,可桥上桥下,都是我的影子,我是你的过客,你是我的珍藏,那时的我没有流连,现在的我却没有忘记回返。于是这一次,我开着车,以另一种方式见你来了。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待续
之前的草稿不想改了,所以把它加到第二个序号里来,毕竟这篇也是草稿。
※轻点关注,慢点阅读,花开一点正好,梦晚醒一刻最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