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 苦也是福-我与地坛读后感
读写营第12期的活动就是读两本书《我与地坛》和《夜晚的潜水艇》,这两本书差不多都读完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我与地坛》之中的好运设计这篇文章。它的形式虽然是散文,但对我来说更像是一篇小说。
但凡生活中遭遇太多痛苦的人,想象力都特别丰富,因为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暂时逃离当下的痛苦。不只是他们,就连我们平常人也向往自己是个不平凡,而且拥有好运的人。
在这一篇中,作者想象一个拥有好运的人会过怎样的人生,但在作者的好运设计中,这个人也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非常顺遂。因为过于顺遂的人生只能让他感受到短暂的快乐,却体会不到深厚的幸福。只有痛苦和磨难才会让他学会珍惜,体会到生命的美好,进而感受到幸福。
读完这篇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苦也是福,虽然上帝给他关了一扇门,总会给他留下一扇窗,让他的精神世界到达如此丰富且深厚的程度,令人钦佩。
10月21日 评论
我好几个月没怎么写评论,这次因为现言活动的组内互评,我再次发表评论。评论模式大体上依然是简述故事,结合某些共鸣点说出自己的感受。
每次评论都能感觉到开卷有益,体会到评论自身的魅力。因为有评论的任务,所以不会浮光掠影地看了就过去,而是自觉寻找小说中触动心弦的精华部分,提炼小说的核心思想,并与之产生共鸣。
最近几个月,一直在改写自己的小说,根本就没时间和精力去评论,下个月最好每周评论几篇。
10月22日 创新者的逆袭1读后感
年初立下的目标如今还历历在目:一年读50本,写50篇读后感。读50本书肯定达标,但50篇读后感还远远不够,下个月要加强读后感的撰写。
这本书的第一章中的微信支付成功的案例让我触动,也让我明白微信支付成功的原因,是因为背后微信做支撑,而微信的成功在于规模庞大的用户群做支撑。人多力量大,用户群非常有能量。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相比最大的缺陷就在这。
从整体上来看,支付宝玩的是一个个小的有限游戏,但微信玩的是一个可以无限扩张的无限游戏,但凡有什么比较厉害的商业模式,它都可以参考并后来者居上,因为它有庞大的用户群做支撑。
微信支付的这个成功案例也让我也有所警觉,它和支付宝之间的商业竞争,争的就是我们这些用户,打个比方,用户都是被他们喂养的宠物,一旦养成了用户习惯,我们的这些用户就成了他们的产品。但凡成功的商业模式,无不抓住了人性的弱点,让人深陷其中,让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自主选择能力越来越差。
这些让我产生了进一步的担忧,我们是不是会变成手机人,只会依赖于手机,乃至于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变得越来越退。
不想变成手机人也很简单,就是不用手机,可在现在这个社会来说,似乎很难。但手机没有出现之前,我们的日子也照样过,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就是这本书后让我产生的一些想法,所以,写读后感还挺有趣。
10月23日 秋
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水渠边的杨柳。虽然无论秋天还是夏天,杨柳都很漂亮,但毕竟有所不同,相同的事在这样到环境里散步很舒服。
10月25日 公园景色
这篇文章形散神也散。前面写了在公园跑步,后边描写了公园景色,如果要单独成篇的话,前半部分可以删掉。
公园景色的描写不仅仅写景,还加入了时间元素,注重了时间的变化。因为秋天天短,所以天光非常珍贵,不同天光之下的公园景色有所不同,着重对比了夕阳西下和夜幕降临后景色的不同。
最大的区别是,远处那些高楼大厦在白天似乎是对公园整体景色的干扰,但到了晚上,它们散发出的明亮光线又成了黑暗公园中的一种点缀,也成了风景中的一部分,由此感受到,不同的人和事的在不同的时间都有不同的作用。
10月27日 早市
我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我家附近的早市。首先猜测了早市形成的原因,然后描述了早市热闹的场景,我也身在其中买了点菜,得知这里物美价廉,才知道老年人喜欢早起逛早市的原因。
我经常写这种叙事散文,写得虽多,却没什么长进,真需要好好参考名家的散文,起码遵循一些结构和原理,不然写的实在太散,自己都看不下去。
10月28日 退卡
这篇文章记录了退卡的过程,遵循了提出问题,展开叙述,总结问题的结构。
首先,描述一群人聚在粥店门口,让人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然后讲述了自己在这办卡的原因,结果粥店倒闭,所以来退卡。退卡之后,将过去热闹的情景跟现在荒芜的场景的对比,猜测了倒闭的原因,得出结论:投资理财套路太深,我们平常人还是安逸稳稳的过日子吧。
10月29日 习惯的力量
习惯的力量非常强大,我们这个社会无时无刻不在生产各种习惯,我们所有人无时无刻不在被习惯左右。对我来说,被习惯影响最深刻的两个阶段就是高中生活和工作后那段时保联的生活,这些日子都让我感觉痛苦,因为我感觉被剥夺了很多东西。
但正是因为这些痛苦生活,让我意识到生命中什么东西是最宝贵的,让我下定决心做减法,将自己的宝贵时间用来做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养成自己认为比较好的习惯,这对我来说,就是这两段做牛做马日子带来的最大启示。
改变习惯虽难,但也有方法。虽然现在我在自己营造的这个圈子里过得很舒适,但变化是永恒的,需要经常反思有什么需要进一步改变。很多时候,我们只要意识到什么需要改变的时候,改变就悄然发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