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showroom这个词在时尚圈已经不再陌生了。自2014年,国内第一家专业showroom,时堂Showroom Shanghai诞生,到目前多家showroom并行,在时尚之都上海联手打造亚洲最大订货季。showroom这种形式已经成为推动设计师品牌加速与市场碰撞的关键渠道,带动起整个时尚产业往良性的方向稳步发展。而在方兴未艾的各大展厅中,时堂也在不断地沉淀、蜕变。在最近结束的18秋冬服装服饰展上,时堂共接待买手1913人次,平均每一分钟就为入驻品牌创造一名新增意向客户。一个不刻意宣传、不无序扩张,商业氛围浓厚,一门心思订货的精品展会,已然成型。
事实上,最初的时堂可谓只凭一个“勇”字,而支持入驻时堂的25个品牌,几乎也可用“盲目”两字来形容。但是随着四年的磨砺,时堂的定位也已经越来越明晰——从设计师出发,汇聚了越来越多具有商业拓展潜力的中高端新兴时装品牌,成为中国时装产业消费升级的助推器。
在时堂的创始人之一林剑看来,对于目前国内的中国设计师来说,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商业化的销售,而时堂这个平台的诞生就是为了让他们真正有机会接触到实际有效的买家,给予品牌发展资金与精神上的双重支持。作为国内时尚界的初代写手,林剑也曾经历过帮设计师品牌们拼命写作、宣传、推广的阶段。但经年累月,却发现收效甚微。这就促使他沉下心来考量,究竟做什么才能真正帮助到他们。“对于设计师品牌而言,首当其冲的就是先要把产品卖起来,这比花大精力在宣传推广上重要得多。先卖起来,其次解决产品问题,销售做好了有预算了再考虑做宣传。如果连产品都不过硬,销售渠道也没有,把自己搞得最有名也是徒劳无功。”
对于目前的时堂而言,整体而言都偏向于市场化的操作。除了不刻意宣传外,时堂也坚持预约制,保持能让设计师产品与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面对面,这对设计师品牌的产品和系列进一步打磨都非常有意义。另一方面,商业化的运作还体现在对品牌的甄选上。首先,时堂拥有一条独有的经过市场考量的价格带,所甄选的品牌基本处在这个价格带内;其次,时堂还会瞄准那些有未来成长潜力的品牌。比如说供应链强大的品牌或者整体运营成熟的品牌;最后,除此之外,时堂还会全面查举时尚界的新鲜血液,将那些认真做产品而并非仅仅注重表达的设计师品牌吸收进来。因而,每一届的时堂,基本都保持着30%以上的新晋品牌迭代。
在商业的服务上,时堂也做足了工夫。比如对全国零售终端的梳理,为品牌接洽数以千计的买手店,提前做好功课;对品牌提供目标客户的挖掘,零售终端的培训指导的增值服务等。有些品牌也会对时堂坦言遇到的问题,承受的压力,而时堂也总是能够积极为他们“开方子”,提供一揽子痛点解决方案。
当然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时堂也没有单纯的满足于仅仅是一年两次的展会或者是showroom。从一开始,时堂就在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做小规模的尝试,以期积累经验,为设计师带来更多的帮助。而随着初期引流目标的完成,聚焦业绩KPI指针的确立,时堂更大胆提出了“向外走、向上走、向源头走”这3个全新的方向。
顾名思义,向外走是带国内品牌走向国际市场。18AW,时堂小试牛刀与BAN XIAOXUE品牌一起在巴黎时装周期间,一起在巴黎的玛黑区,开了间面对全球买手的独立showroom,并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向上走则指的是时堂跳脱开单一的品牌与买手客户的桥梁功能,深入时尚文化的核心。早在2017年春,时堂就以“新秩序New Order”为标题做了6场高端产业论坛。邀请上海时装周组委会副秘书长吕晓磊、设计师品牌MsMIN的创始人刘旻、时装博主gogoboi、罗德公关高级副总裁高明、真格基金董事总经理顾旻曼、Magmode名堂CEO蔡崇达在内的22位产业精英,纷纷贡献自己的真知灼见,共同探讨如何完成国内品牌的升级换代,并更好地构建未来的新常态。而在一年之后,时堂再次发力,与当代艺术地标——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MoCA),联合开创了 “Fashion in Museum”这一活动平台。除了汇集法国上塞纳地区,代表世界顶尖工艺的14间顶尖蕾丝工坊的“情迷蕾丝”(The Lace Review)时尚工艺展外。纽约FIT博物馆馆长兼策展人、时装学专家Valerie Steele,京都服饰文化服装研究院院长、策展人深井晃子,V&A博物馆资深策展人Sonnet Stanfill,Dior设计艺术大展联合策展人Florence Muller,丹佛艺术博物馆策展人,以及开云集团可持续发展事业部主席等大咖也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时尚策展、工艺保护、从博物馆空间到商业空间的呈现,以及中国品牌如何进入国际知名博物馆收藏的途径等议题。丰富多彩的“Fashion in Museum”系列活动,通过艺术、社会、传统、可持续发展等人文视角,站在制高点,关照整个产业。
除此之外,时堂也关注尚处于学习阶段,想要进入时尚行业的新势力。向源头出发,和国内的教育机构和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办学的计划。不仅仅是学生设计师,也针对创业早期的品牌,希望给他们提供系统化的商业品牌的认知,帮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早日步入正轨。如今,已有22年历史的“中华杯”国际服装设计大赛也带着代表中国时装设计的未来中坚力量来到时堂,与一众大咖评委面对面,进一步甄选出大奖得主。同时,也希望借助时堂这个平台,让优秀的学生设计师感受到商业的氛围,更好地将商业与艺术设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在时堂看来,每个品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其个性化的诉求。而随着国内设计品牌的日渐成熟,时堂也在不断发展进步,始终保持一个走在产业链尖端的平台,在“广种”之后,持续“深耕”,提供更有深度的服务,更有厚度的内容。链接起一切资源,在多个维度上,投身到热火朝天的产业中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