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婚后的新家恰好就在区图书馆边上,所以每逢周末都会抽空过去转一转。倒不一定是非要借什么书,只是在书架间走走看看就会感到很愉快,而不经意间发现自己的心仪之作或有新书上架就更是意外之喜了。
我经常和身边的人说,对于喜欢爱书、喜欢学习的人来说,如今或许是最好的时代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的图书馆建设都是越来越完备,市、区、街道都有覆盖。而网络上更是有海量的电子书资源,手机上各种阅读软件也是越来越先进---微信读书、京东读书、多看等,这些阅读软件中的书库不但资源丰富,而且排版也都很精美。年纪小一点的朋友或许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不爱看书的朋友可能完全没啥体会,可对于我个人来说却是感受异常深刻。
我老家在南京最西边的一个小镇上,很多人都会觉得江浙一带就算是农村也不至于太落后。或许是吧,但我直到读高中上电脑课时才第一次接触电脑,所以说我们那很难说有多发达。相应的,我们镇子上连一家书店都没有,小学和初中里更是不会有图书馆,所以想买书只能趁着去县城的机会才能在新华书店买上几本。因为家里条件并不富裕,父母能买的书也很有限,所以过了这么多年我依然清晰记得那时的“饥渴感”,对阅读的饥渴。
没有任何理由的,我从小就很喜欢看书。因为手头的书实在有限,所以每学期最开心的就是开学的时候,因为每一本教材都是一本新书。我一般在新书发下来之后一周内就会把文科类的教材都看一遍,然后再一遍、再一遍,直到所有内容都滚瓜烂熟为止。在实在没书看的时候,只要有字看我就很满足了,所以我能把报纸上的广告都认真的给看上一遍。那时的我真像一只“小书虫”一样四处觅食,当在一位同学家发现了他父亲的书柜时兴奋得都快要跳起来了。现在回头看,那个书柜并不大,也就四五十本书吧,但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完全就是宝藏了,做梦的时候都会想起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陆陆续续把书柜里的书都借阅了一遍,就是在那里我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启蒙---《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个火枪手》、《复活》…记忆中的那段时光一直覆盖着暖人的光彩:小小的男孩捧着书坐在大树下、小河边,一脸的满足,不时有微风吹过。
那时的我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面临书太多却没时间读的问题,如今在整理书橱的时候我经常会想,如果让小时候的自己看到这些藏书应该会嫉妒死吧。我一直很珍惜如今的生活,因为我从未忘记过昔日的心情,对于我来说,这就是最好的时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