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强者恒强的时代-12月绍兴上虞工业经济调研札记(下)

强者恒强的时代-12月绍兴上虞工业经济调研札记(下)

作者: 垚烨Yaoye | 来源:发表于2019-12-21 11:12 被阅读0次

    文/垚烨

    今天继续在绍兴上虞进行工业经济形势的调研,这一整天天空都下着绵绵细雨,这雨下得缠绵,有点像春天里的雨,冷风打在脸上,不由得让人哆嗦,这冬日的雨夹杂着西伯利亚的风,让这天变得更冷了。好在,今天走访的几家企业总体形势还不错。

    今天总共走访调研了4家企业。

    第一家企业:春晖集团。

    既然叫集团,它的业务是多元化的,据接待我们的戴主任介绍,春晖集团总共有四大业务板块,包括机械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春晖智控,四大板块总销售收入大概在15个亿。

    总体来说,集团今年的形势不如去年,销售同比下降5个点左右,主要是制造业板块形势较差,比如汽车用空调压缩机,受到整个汽车行业不景气的影响,今年的销售很不乐观。也有部分板块业务增长较快,如新材料中的磁性材料,由于研发出了新产品,产品的利润是成本的10倍,今年只是试产,明年可能会爆发性增长,这个板块的销售收入虽然占比最小,但是经营的利润增速却达到50%以上。

    春晖集团目前体量最大的一个公司是春晖智控。这家公司目前在做IPO,很快就可能上市。

    一开始对我这家春晖集团的印象是,有很多的业务板块,有很多独立的公司,但平均规模不算大,整个集团的规模也不是很大。

    但是随着他们介绍的深入,有几个事情让我印象很深刻。

    1.他们生产了全球近80%的加油枪。80%,这个数字令我很震惊,这意味着他们的这个产品是一个隐形冠军。同时这个产品实现了两个核心技术的突破:一个是加油的时候可以回收气味,以往在加油站加油的时候,你会闻到很浓的汽油味,但是现在你基本上闻不到汽油味。二是实现了出油量的精准控制。当油快加到额定量的时候,它这个枪会把油输出的量控制在很小的流量。这两个创新看起来很小,但他们说起来的时候,脸上都洋溢着骄傲与自豪,因为这是中国人自己突破的核心技术。

    2.他们管理用的是阿米巴经营的理念。我没有系统研究学习过阿米巴,对他们公司而言,大概的意思是把集团分成几个产品部,每个产部又分成几个事业部,每个事业部下再进行细分,分到车间的时候,每条生产线的人员可以分成几个组,每个组就是一个阿米巴单元,每个阿米巴单元进行相互的对标比拼。他们的组织架构还有一个比较新奇的地方,就是集团总部跟其他的事业单元是独立且平行的关系,集团总部并没有去持股控制其他的事业部公司,而只会提供一些战略上的指导。

    3.他们长期与日本的川崎重工合作。经过多年的合作,他们吸收了日本人在液压泵方面90%的技术。目前国内工程领域的液压泵基本上都是由他们提供的,三一重工、徐工这些大型的机械设备厂家都是他们的客户,这看起来又是另外一个隐形冠军了。

    4.他们对骨干人员进行股权奖励。他们的经营理念是,要让那些有才干的人感觉自己是为自己打工,所以通过股权进行激励,凡是公司的骨干人员都有机会获得股权激励。

    春晖集团的业务领域总体上是比较高端的,是一家依靠技术和人才驱动的高新技术企业,加上这家企业的业务比较多元化,如果能够把握好扩张的速度,未来这是一家非常优质的有前景的公司。

    第2家公司:明新风机。

    风机是上虞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块状经济,这个地方大大小小的风机企业有100多家。我们每次来基本上都会走访一家风机企业。

    这家风机企业似乎有点与众不同,接待我们的是明新风机的董事长,他刚好也姓董,姑且叫他董总吧。

    董总告诉我们,他们公司成立有20多年了,是上虞地区唯一一家进行差异化竞争的风机企业。他说的不同,是指产品的定位不一样。他们公司从92年开始就把产品定位为电力、石化、冶金领域的工业风机。他们的产品主要是用于电力领域高压输变电站的变压器冷却。在这个领域,全国只有三家企业在做,他们是行业最大的,也是唯一一家可以替代国外产品的企业。

    由于他们的客户都是一些国企、央企,所以业务增长比较稳定,今年销售收入预计增长15%,算是一个不错的增速。

    不过董总也跟我反映了一个他认为这个行业,甚至是整个中国中小企业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商业承兑。

    他们的客户是央企、国企,这些企业的账期一般是3-4个月,几个月到了,他们拿到的是一张承兑汇票,如果是银行承兑还好,关键很多是商业承兑汇票,这种商业承兑通常是一年的时间才可以兑现。

    当然,企业拿到这张汇票后也可以提前贴现,但商业承兑的贴现有三个问题:第一,通常需要在开出方的财务公司去贴现;第二,如果要去贴现,财务公司会要求比较高的手续费,大概是6%;第三,如果你要把商业承兑支付给下家,银行会要求下家在他们的银行开户,就是要在这个圈子里玩。

    除了贴现面临的问题,董总认为商业承兑就是一张空头支票。因为有一年的承兑期,这一年可能会发生一些风险的事件,比如说开商业承兑的这家公司破产了,这些商业承兑就相当于一张废纸。

    商业承兑本质上就是大企业依靠行业地位占用中小企业的流动资金,这对于资金本来紧张的中小企业真的是雪上加霜。所以董总最后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只要取缔商业承兑,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50%都解决了!

    这句话可能有点夸张,但也许这背后的确有它的逻辑所在。

    商业承兑这个问题,我们年初的时候曾经试图做一个课题研究,当时想从各个视角去综合评估商业承兑这个现象。这到底是一个金融工具的创新还是一个畸形的套利工具?这到底是有利于提升整体社会效率还是一个害人精?

    这次董总既然提出这个问题,我好像又有兴趣去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结束的时候,我加了董总的微信,我希望他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数据的支持,如果有一些书面的表达那就更好了。

    第3家企业:百力塑业。

    这是一家做塑料制品的轻工企业,他们的产品有给国外五金工具配套的塑料套筒,有给苏泊尔配套的塑料零配件,整个销售规模一年在2个亿左右,其中70%出口美国,也是受贸易战影响的一家企业。

    接待我们的是这家公司的老板,这个老板很有意思。当我问到汇率对他们公司的具体影响的时候,他给我讲了一个有趣的案例。

    他说原来以为老外是吃汉堡的,比较傻,后来发现老外贼精明了。他们公司跟外国采购商通常是一年谈一次结汇的汇率,比如说去年锁定在6.7,今年老外说要6.8。如果人民币升值,比如上半年的时候在6.4的时候,老外一声不吭,你给他发邮件,心情好的时候老外会回复一下,说一些大家要攻克时艰之类的话,大多数情况是不会回复的。当后面人名币汇率贬值到7的时候,老外马上会发一封邮件过来,前面说一堆冠冕堂皇感谢的话,比如说亲爱的供应商,感谢大家一路以来对公司的支持,因为大家的支持公司在全球的业务取得了良好的扩张,为了提升公司产品的竞争力,提升公司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也合作伙伴提供更多的机会……啪啪啪说一堆,然后话锋一转,开始谈这个汇率结算的点,这个结汇的汇率点是不是要再提高一点……

    我之所以说这个老板比较有趣,是因为他把这个故事讲得很精彩,做到了动作表情和言语的完美配合,讲到我们都忍不住笑了。

    他还提到今年增值税率下调前,老外用了同样的策略,前面说一堆冠冕堂皇的话,后面画风一转就是说你们中国要降税了,产品价格是不是要降一点?

    他讲的这两个故事,背后反映了两个事实:第一,外国人对中国的政策研究是非常深入的,远远深于中国人对其他国家的研究。第二,对于处在加工制造环节的中小企业而言,国家很多的政策波动对他们而言是不利额,他们最希望的是政策的稳定。不论是增值税率的下调,还是汇率的波动,这些好处都被供应链上的强势企业给占据了,小企业在这个过程中连个汤都喝不到,不仅没有享受到政策的红利,还要受到前后两端的盘剥。

    我们跟这个老总交谈的时候,他接了一个电话。我听到他不停地在解释他们的价格,大概是对方觉得他们价格高了点,要求继续降价。但他说这个价格他们上次已经谈好,而且完全是按照成本价格核算的,他们基本上都没有挣钱,如果继续降价,那么原来就不应该开模的……

    挂掉电话,这老板调侃了一句,你看看这生意就像买卖白菜一样。

    虽然他讲得很轻松,但这就是大部分处于加工制造环节的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困境,一端面对人工土地原材料物流等成本不断上升,另一端是客户不断压低价格。对他们而言,要么不做了,要么就是向更高端的产品转型,不断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第4家企业:伞伞伞业有限公司。

    看到这个名字,你应该猜到这家企业是做什么的了。是的,这是一家生产伞的企业,不过,他们生产的伞可不是我们平时用的晴雨伞,他们的伞叫沙滩伞,就是出去度假在沙滩上用的。

    你可能会想,我们平时好像也没用着啊,没错,他们的伞95%以上是出口到国外的。国内有一点销售,但主要是用于摆地摊卖水果卖早餐卖夜宵,我不禁感慨,同样的产品,国内外应用场景对比起来很有画面感。

    这家企业在上虞的崧下镇,崧下是全球最大的伞的生产制造基地,全球1/3的伞从这里制造出来。

    伞也是上虞的一个特色块状经济。但这个产业大的企业比较少,企业的平均规模很小。

    今天这家企业一年的销售额最多也就在2000万左右。之所以选择这家企业,因为这家企业去年还是规上企业,而今年已经变成了规下企业。我是带着省里面的调研任务,要了解他们的退规原因。

    接待我们的是他们的销售总监,他告诉我们,公司销售收入之所以从2000万以上退到了2000万以下,是因为一个德国大客户的流失。

    三年前他们接到了德国的一个大订单,这个客户一次订货量在10万把以上。这个订单让他们的年销售额突破了2000万,也是在那一年,他们从规下企业变成了规上企业。

    今年由于市场竞争比较激烈,这个德国的客户要求降低价格,公司没有办法满足他们的要求,最终导致了这个客户的流失。他们今年的销售额,预计最多达到1600万。这就是他们退规的原因,因为市场竞争激烈,导致订单流失,销售额低于2000万而退规。

    然而,我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销售额低于2000万,他们可以不去申请退规呀!他们可以继续待在统计库里,明后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又可以成为是规上企业了。为什么要主动申请退归呢?是不是因为成了规上企业之后填报的数据报表让他们感到很繁琐?

    对于这个问题,销售总监请了他们的财务人员过来回答。根据她的回答,成为规上企业之后,统计局有5张报表要填,加上区里的一张调查问卷,总共是6张报表。但她并没有觉得这件事情很麻烦,只是原来听说只要小于2000万了就要退规,所以他们申请了退规。

    我注意到这期间他们销售总监说了一句话:“对我们这样规模的企业而言,上规和下规好像并没有什么区别。”

    我顺着他的话问:“你们企业的升规意愿是不是不强?”

    他说是的,他们并没有很强烈的升规意愿。

    之前升规了,好像区里奖励了5万块钱。其他的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政策。如果有更精准一些的政策,他们的积极性会更强一点。

    于是我把厅里最近研究的几条政策,给他们讲了一下,问他们如果有这些政策对他们是否有吸引力?

    听完之后,他们觉得这些政策很有用,如果这些政策能够实施的话,企业升规的意愿会明显增强。

    今天聊完之后,我觉得不仅退规模原因值得研究,如何提升企业的升规意愿也很重要,看来对于小升规企业的后续扶持政策的确是有待强化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强者恒强的时代-12月绍兴上虞工业经济调研札记(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nww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