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转载自自己的博客: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474188/article/details/116768608
0. 绪论
本文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 a 标签的用法
- img 标签的用法
- table 标签的用法
- 其他感想
另附参考资料如下:
[1] 方老师的前端体系课,杭州饥人谷教育有限公司
[2] mdn官方文档(英文版)
[3] 网道HTML教程
1. a标签的用法
<a>
为英文“anchor”(锚点)之意。该标签的作用是创建到外部网页、内部锚点、文件、电子邮箱等的超链接,以便跳转。
1.1 a标签的属性
常用属性有四:
href
target
download
rel=noopener
其中,rel=noopener
还没学到,所以暂时不表,以下部分展开剖析前三个属性的用法及作用。
1.2 href属性
例1--跳转外面的网站:
<a href="//www.baidu.com">百度</a>
在本例中,href
用于指向外部网页百度。当href
用于指向外部网页时,可以有如下几种指定方式:
http://www.baidu.com
https://www.baidu.com
//www.baidu.com
前两个指定了协议:http://
或https://
。像百度、Google等明确支持https
协议的直接复制域名即可,但相当多的网站你并不知道它是否支持https
协议,所以推荐使用第三种://www.baidu.com
,即两个斜杠。该做法可以补全协议,默认为HTTP。如果HTTP不通,就转向HTTPS协议。
例2--内部跳转
<a href="/a/b/c">c</a>
这种写法可以用于表示网页内部之间的跳转,比如从b站的首页跳转到鬼畜区。这里涉及到两处知识:
- 绝对路径:表示该文件完全的存储位置。比如存放在D盘的books文件中的“js指南.pdf”文件,其绝对路径是“D:\books\js指南.pdf”
- 相对路径:表示该文件相对 的存储位置。比如存放在D盘的books文件中的“js指南.pdf”文件,在我已经使用我的电脑定位到D盘时,其相对D盘的路径就是“books\js指南\.pdf”。
例3---伪协议
<a href="javascript:;">c</a>
该段代码的作用是令a标签什么都不做的作用,有时候非常有用。
此外,href
属性的取值还可以是id
选择器,用于跳转到内部锚点。也可以是mailto:
(用于发送邮件)、tel
等。
1.3 target属性
按照MDN官方的话说,target属性指定了打开新标签的位置(Where to display the linked URL)。它有四个值:
-
_self
: 当前窗口(默认值) -
_blank
:在新窗口中打开 -
_parent
:上层窗口打开,这通常用于从父窗口打开的子窗口 -
_top
:顶层窗口打开。如果当前窗口就是顶层窗口,这个值等同于_self
1.4 download属性
可以让用户保存该网页,而不是跳转到这该网页。有些浏览器不支持,不太常用。
2. img标签的用法
<img>
标签可以用于插入图片。其原理是发送一个get请求,然后展示一张图片。
该标签可以承载很多属性。但较常用的属性有四:
src
alt
height
width
图片加载时,有两个事件发生。这与后面学到JavaScript时有关系:
onload
onerror
在写JavaScript相关博客时会对这一部分进行补充。
2.1 src属性
这是img
标签必备的属性。别的属性可以没有,但这个必须有,否则没有图片显示。src
的值是图片的url链接。
用法示例:
<img src="/media/cc0-images/grapefruit-slice-332-332.jpg">
2.2 alt属性
加载网页时有时会遇到图片无法加载的情况 ,原因有网络不正常、src地址写错等等,然后显示一个图片加载错误。
这时候,如果用户把鼠标移上去的话,可不可以显示点什么呢?
如果指定了alt
属性的话,就会显示替代文字。该属性的作用是如果图片加载错误,那么就替代显示文字。用例如下:
<img src="/media/cc0-images/grapefruit-slice-332-332.jpg"
alt="Grape fruit slice atop a pile of other slices">
2.3 height与width
这二者是指定图片的高度与宽度。
2.4 如何将img标签变成响应式
在CSS代码中加一句话:
{
max-width: 100%;
}
2.5 其他重点
<img>
是可替换元素。
3. table标签用法
用于给网页做表格展示。示例如下(来自MDN):
<table>
<thead>
<tr>
<th colspan="2">The table header</th>
</tr>
</thead>
<tbody>
<tr>
<td>The table body</td>
<td>with two columns</td>
</tr>
</tbody>
</table>
最终展现效果如下图:
[图片上传失败...(image-c20960-1693236163226)]
从示例中我们可以看出,<table>
标签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包含包括一些元素才能使用。可以被包括在<table>
下的标签有:
-
<caption>
:表格说明信息,显示表格下面。例如“表3-1”。可选 -
<thead>
:表头,可选。 -
<tbody>
:表体,虽然也是可选,但一般当作必选用。 -
<tr>
:包括在<tbody>
之下,定义一行(row)表格。至少有一个 -
<th>
:包括在<tr>
之下,一般用于表格第一行,用于提示信息 -
<td>
:包括在<tr>
之下,一般用于存放数据。 -
<tfoot>
:表尾,可选。
使
表格可以用于展示数据表格,甚至可以用于网页布局。
其相关的CSS样式有三:
table-layout
border-collapse
border-spacing
5. 其他感想
- 由于上一个数字不吉利,所以跳过;
- 由于篇幅限制(不想太长),这里只写前三个标签。其他的会另开一篇博客更新。
- 写一道面试会问到的题目:可替代元素(replaced elements)。
5.1 可替代元素
根据方应杭老师的说法,该部分面试考到的可能性是30%。为避免后面遗忘,所以这里写一下这部分的博客。
可替换元素,根据MDN的定义,指的是展现效果不是由 CSS 来控制的(a replaced element is an element whose representation is outside the scope of CSS)元素。也就是说,该类元素不会受当前文档样式的影响。CSS可以控制它们的位置,而不会控制它们的内容。
这类元素有:
<img>
<video>
<embed>
<ifram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