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参加培训,见到一个“学员”,是一名来自河北的大二在读学生。
为了参加这次培训,他专门向学校请了事假。
他和妈妈还有姐姐一起来的,妈妈说孩子很懂事,去年上大学就开始创业,在课余给中学生辅导学习,一年下来挣了五万元。
妈妈开了一家规模比较大的托管机构,他跟妈妈来学习就是想多学一些本领,将来好接妈妈的班。
大家听了这些,纷纷对他和妈妈表达出敬意,在毕业就失业的大环境下,家境良好的他竟然有这样的认知和行为,妈妈会教育,孩子也争气。
我突然想起前不久见到的另外一个孩子。
一个高三男生,成绩一般,自认为考一个大专不是问题。
爸爸妈妈很想他能考的更好一点,也愿意为此付出。
表面上孩子说无所谓,但私下交流他才说出心里话:家里经济条件非常好,读不读书无所谓,反正过几年就可以接父母的班当家族企业的CEO了。
从和父母的交流中我们能判断出他们是不知道孩子真实想法的,现在我们知道了但又不能告诉他们,因为父母在教育方面的认知有一定的局限性。
孩子的成长取决于父母的认知和眼界,一点没错。
一个厨师炒菜没炒好,很难怪别人,但自己生自己养的孩子,自己看不上眼却怪孩子不听话却是一种普遍现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