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较懒,都没动过笔,但还好,一直在看书。可当看完这本书时,我坐不住了,总觉得身上被赋予了一种特殊使命感,要把它们写出来。
-题记
日本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深山里,有一种特别的蛤蟆,它和同类相比,不仅外表更丑,而且还多长了几条腿。人们抓到它后,将其放在镜前或玻璃箱内,蛤蟆一看到自己丑陋不堪的外表,不禁吓出一身油。这种油,也是民间用来治疗烧伤烫伤的珍贵药材。晚年回首往事,黑泽明自喻是只站在镜前的蛤蟆,发现自己从前的种种不堪,吓出一身油——这油的结晶就是这部《蛤蟆的油》。
我记下的笔记中有他的一句话,“人对于自己的事不会实话实说,谈自己的事的时候,不可能不加虚伪。”看到此时,我向黑泽明先生愈发尊敬,因为他自己却是一个毫不虚伪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从他的电影了。
1
第一章《酥糖与剑道》讲的是他小学时的故事。他是个笨孩子,身体虚弱,还总是爱哭,所以大家给他起外号叫“酥糖”。这一章让我感触颇多,关于小学教育,关于中国,和我的童年。
作为这样的学生,尤其是在小学。免不了成为大家笑话的对象,同学们可以随意的,不知轻重的谩骂,嘲讽,让黑泽明成为班里的笑话。而普通老师也只喜欢聪明的孩子,对于黑泽明也只有对小丑的态度,只是漫不经心和无情的嘲讽。这些让他从小就是个自卑的人,直到遇见立川老师。
这位老师是位崇尚自由,以鲜活的感性及创造精神从事教育的老师,但和普通的老师显得格格不入,最后被迫辞职。在任期间,他用鼓励的方法让智力发育迟缓,被人嘲笑的黑泽明重新树立自信。他还让黑泽明当班长,说“让差劲的人当班长,他一定会认真干。”他坚信“每个人身上都有着沉睡未醒的才能。”事实证明他是对的,在当时倍受欺辱的黑泽明和植草圭,最后皆变成了不起的人物。
可惜我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老师。我一直活的很压抑,从小学就是如此。我成绩不好,功课不会做时,总是会被老师用手中狠狠的点在我脑袋上,骂我是猪,然后罚站,蹲马步之类的。期间免不了,同学的笑话,嘲讽,学着老师的模样对我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可是我当时并不是“酥糖”,所以总是打架,而打完后挨老师批评的,打骂的却是只有我一个人。我偏向文科,喜欢幻想,可写的东西,画的东西,总被老师当做典型批评,说狗屁不通,一无是处,甚至一度被老师让我滚蛋,别上他的课。记得那些日子,别人在上课时,我只有在窗外,拿着笔记本装着很认真的听课模样,渴求得到老师“怜悯”,可是只有同学阵阵嘲笑,和老师怒气冲冲的无视。
直到现在我才发现,我那时的心理就有些病态,我悔恨自己的懦弱。可那是的我不也就正如黑泽明的当时吗。老师让黑泽明当众读“感恩老师”的稿子。这些稿子冠冕堂皇,皆是感恩颂德的“丑话”。看完稿子的哥哥气的另写一篇稿子,让黑泽明去读。虽然哥哥写的大快人心,可第二天黑泽明还是沉默了,没有读哥哥写的稿子。
对于教育,我看到黑泽明先生学剑道的的地方颇多,好像日本的学生皆要学习这些,甚至把这些当成功课。我不禁反思,为什么日本的柔道,剑道可以传播很远,而我们中国的武术却不行呢,甚至要断绝了呢。这个问题,我还没有答案,最近一定会去查查资料。对比中日两国小学的身体素质,中国很明显比不过日本。小小年纪近视眼,颈椎病,驼背……对了,可能小学生也没有时间吧,看着小小的书包就知道任务不轻。以前我们嘲笑,日本人身高矮。可现在呢,日本人平均身高比中国人高2~3厘米……这些都是差距,不得不反思。
2
到了青春期时,日本发生了好多事,经济动荡,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还好,这些他都挺了过去。他一直在为未来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干嘛。可是父亲告诉他“不要着急,也没有必要着急的必要,要等下去,前进的道路自然会打开。”看到这时,眼睛已经湿润了。这句话不仅解开了黑泽明的困惑,还有此刻的我。黑泽明起先选择了美术,研究艺术。他的父亲大力支持,希望他可以成为对日本有用的人。
而我呢?我他妈讨厌理科,讨厌机器……可我还偏偏成为了理科生,就因为理科生好找工作,可我真的学不下去。以前我觉得就算我一无所有,至少还有梦想。可笑的是,我是在自欺欺人,我所谓的梦想就是钱,钱,钱……那段时期我要疯了,爸妈还不了解,总认为给我吃好,喝好,我还有什么不知足呢?我没有兴趣,没有爱好,最后连支撑我的梦想都是假的……偏偏我还做不到没心没肺的活着。
我现在没有办法,只能等待,默默的蓄力,看书,写文。只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像风一样自由。
对于教育我还要说一下。日本战败,美国轰炸东京。那时无数美国人涌入日本,我原本以为日本人会愤慨,会拼命。可他们没有,甚至没有任何感觉。我当时想骂他们没骨气,可往后看时,我留下的只有敬意。他们在孜孜不倦的向美国学习,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就去请教。他们不是没骨气,而是用另一种方式来表现他们身上的民族骨气。
3
最后黑泽明无意中选择了电影,这便成为他一生的追求。
我爱看影评,而对于中国电影基本都带上了“烂片”的标签。听身边的人谈起中国电影,都是愤懑不平的说,浪费感情什么烂片……包括罗胖曾经提过一组数据,从2015年到2016年,电影大屏幕增加了三万多块,而票房却基本没变。因为现在人都珍惜时间,没有功夫把时间浪费找出好片中。
我一直很费解,为什么中国电影被评为烂片。直到看完这本书,才有点明悟。因为咱们真够烂的。
最起码,少了敬业的精神。我只看过《罗生门》,感觉有种东西,咱们的电影没有的,像灵魂一样的东西,对,就是电影的灵魂。
看黑泽明制作电影从挑选副导,演员,对,是演员,不是明星,制作要的画面,场景……都苛刻的变态。有一幕我印象很深刻。他们在“光明寺”旁边拍《罗生门》,因为光线不理想,就不打招呼把周围的树锯了。和尚起初很生气,可最后却不甚感慨的对黑泽明说,“老实说,开头我认为你们砍寺院的树就等于砍了我们的面子,所以大吃一惊。可是没多久,我被你们这种认认真真的工作精神吸引住了。看到你们尽可能让观众看到好的作品,并把它作为牢固的信念,忘我的工作,使我深受感动。我以前还不知道,原来电影是这样努力结晶。”
最后希望自己跳出浮夸的圈子,做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找到一件事情,值得自己一生为之奋斗,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