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定律说的是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常称其为“短板效应”。这一定律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
将其称做“定律”(或有称其“理论”、“效应”等)实在是太夸张了!仅就“木桶”本身来说,决定其盛水多少也有太多因素,而不是仅凭那块“短板”,比如木桶的底部是否结实,各条木板之间衔接是否密实,木桶腰箍是否紧实等等都是决定木桶能否盛水、能盛多少水的重要因素。
还有,这一“定律”绝对不是普适定律,仅在很少的某些方面有一定道理。然而,现实中很多人拿着这条所谓的“定律”随意“扣帽子”,完全是传播误导。
就拿教育来说,“木桶定律”几乎成了每个老师的口头禅。只要学生某科稍微弱了一点,老师就会用这一定律来教育督促学生,让学生拼上命也要把弱势学科这块短板补上,以达到提高总分的目的。其实,这样做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只能说这是应试教育下的产物,或者说是对付应试教育的“绝招”。
然而,站高一点,从人的长远发展来看,一个人所取得的成就,恰恰相反不是取决于其“短板”,而是取决于其“长板”。每个人的天赋各有不同,表现各有专长,世上全能的人才几乎没有。如果说某个人样样都会,事事都行,那么可以肯定地说:他要么是神仙,要么是庸才。朱自清当年考取北大的时候,数学考了零分。然而他的数学这块短板并没有影响他成为伟大的文学家。现代作家韩寒,在校时理科也是一塌糊涂。如果非要拿着木桶定律去给朱自清补数学,帮韩寒提理科,想想会是怎样一种结局?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
教育的主要作用是长善,发挥学生的特长,而不是补短。长善使学生学得快乐,补短(即“救失”)使学生“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往往变得平庸。
想起当年我教过的学生,他们中有好多在某些学科,甚至多数学科有着相当好的表现,只是因为英语落脚,影响了总分数,就被残忍地拒之大学门外。想起来实在替他们委屈。盼望某一天能有一个更人性的、更合理的、更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落地实施,真正做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那该多好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