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喜不喜欢听十点读书的书籍拆解,我个人是比较喜欢听拆书稿的。
在十点读书听书的时候,如果发现一些很精彩的书籍拆解,就会去找这本书的完整稿,再看一次。
拆解听书稿的时候,就会发现它们基本都是“套公式”式的拆书:
第一部分:写作者本人的背景/文章的创作背景/时代现象
第二部分:书籍的精彩内容拆解,金句+文章素材+感悟
第三部分:书籍总结+升华
这段时间学习了《学会写作2.0》第六章:结构能力,写作中的框架大于勤奋。
书中第一节讲到,高效率、高质量的写作,必须先搭好框架。163页
框架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第一:安置那些无处安放的零碎想法,让你快速写作
所谓的写作,其实就是对信息进行分组和排序。
当你想写一篇文章的时候,你可以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列出一些问题,然后把问题分类归纳,再去分析一下他们的前后逻辑顺序,最后是回答这些问题。
在这一系列的动作做完后,你会发现你已经写好了一篇文章的初稿了,接下来是润色修改,修改后,你就得到了一篇好的文章了。
第二:框架可以帮助里非常高效、有逻辑的完成写作
一篇长文一定有很多个内容单元组成的,每个单元都有一定的字数组成。
单元的多少以及单元内部的字数有多少就决定了你的长文章大约有多少字。
所以只要你会列框架,你就能快速写作、高效写作,并且逻辑清晰的写作。
第三: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写作质量
框架是一篇文章的脉络、结构、骨架,是一篇文章的设计图纸,它指明一篇文章是如何构造的。
写文章的时候,你的文章有哪几部分构成以及顺序如何、每个部分由哪几个要点构成及顺序如何,就是文章的框架,它决定了文章的质量。
第四:大框架、小框架以及框架的相对大小
框架分为大小,大框架下面有小框架,小框架下面还有更小的框架,你也可以将框架进行分级,分为一级框架、二级框架、三级框架……
因此,框架要细分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你写的东西的体量多大。
在学习了《学会写作2.0》后,每次看文章,都会不自觉去分析它的框架,成为了拆解文章的一大助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