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妹比我小两岁,第六个又是个女儿,我想想,这时的父母有多灰心就可想而知了,名字也随便起了,叫“小毛”。
在我的记忆里,她从小特别闹,不会静闲着 ,要么玩游戏 :独脚兽斗,造房子,老鹰捉小鸡等;要么屋后溪坑里打水仗,爬肥皂树乘凉;要么念儿歌,饶口令,背诗词,讲故事,她记性特别好 ,也很有活力。她在哪 ,很远就能听到她的高嗓门。
她五虚岁那年,父亲让她认各种定额票,她都一、一认得名称、面值,还会计算简单的买卖价格 及零钱找补,父亲很惊讶,骄傲的说:那你小学不用读了。她呆呆望着父亲说:我要读书的。她以为父亲真的不让她读书了。
她也很要强 ,很小就参加了劳动,一起出门拾柴禾、砍柴、抬肥、挑担的东西不比我少,做什么她都是最出色的一个。由于太劳累,也闲不住,体力透支太多,从小就她头发黄黄的 ,我们叫她“黄头毛”,这个绰号她不喜欢,说这是在骂她,一天堂姐叫了她这个绰号,她哭着回家向父亲告状,父亲也不好教训堂姐,就教她:如果你难过,下次她说你时你就叫她“拖地豹”,她下次就不会叫你“黄头毛”了 ,果真,这招很灵。
六妹六岁上,上了耕读小学,半天读书,半天休息,这相当于后来的学前班,各大队都有这样的学前教育,一年后到学校上一年级。
她的记性特别好 ,毛主席诗词、语录一读就记住,背诵无障碍,只是不知道字面含意,她上一年级时,学唱一首毛主席的诗词歌曲“咏梅”,音准节奏都没问题,可唱出的歌词听了以后,让我和四姐笑痛了肚子,她把“风雨送春归”,唱成“风雨人人关”,把“已是悬崖百丈冰”,唱成了“一支远洋背债兵”,把“她在丛中笑”唱成了“鞋子咚咚敲”……笑话不断,我们问她哪个老师教的?她说村小老师教的,这个“”背债兵”是谁啊?她说是日本兵,后来干脆就唱成了“打到日本背债兵”,你说好笑不好笑,六妹聪明又好笑。
六妹性格开朗,似乎不知忧愁 ,长大后了解,她对父亲的落难也是很忧伤的,只是外表看不出来而已。
六妹在一年级时没有学好拼音,讲不好普通话是她的软肋,因为她的语文老师是代课的,不会讲普通话呀,所以这不是六妹的错。
三年级上,她碰到了好老师,数学老师是学校的教导主任,是个县里有名的数学教学专家~郑道亨老师,语文老师(赖赛娟)是个师范毕业生,也可以说是个语文教学专家,她以待生严格、负责著称,这两个老师我都很敬佩,郑老师还是我的职业引路人呢,他今年93岁,疫情期间我看望了他 ,这是后话,不提。
六妹碰到了两位好老师,使她的学习成绩如虎添翼,各科成绩名列班级前茅,数学成绩没有掉下过98分 ,她的作文经常被老师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 ,班里的同学很羡慕她,并欣赏她。例如郑裕国同学,他也是班里的尖子生,与六妹的成绩不相上下,他写作文不怎么样,经常请教六妹 ,他很欣赏六妹的作文水平,可是他现在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已成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 ,对糖尿病的控制与医疗很有研究,研制出新药造福民生,我们要为他点赞。
我知道人生是个直播剧,不能重来,不像电视连续剧,可以制作 。但我为六妹感到可惜与遗憾,假如六妹也有读高中的机会, 她一定能考上大学 ,一定能读硕、读博,成为某一领域的研究人员,也可以如郑裕国院士那样有成就 ,不用怀疑。
她从小学到初中学习成绩一直是班里的佼佼者。生不逢时 ,她这一届初中毕业 ,正逢国家进行反击右倾反案风运动,考试选拔升学的这一方法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又采用了贫下中农推荐上学的方式,各大队要均衡分配名额;再者 ,我家已有我读了高中,就不再让六妹上了;当时国家投入到高中教育的资源也有限。种种原因,六妹被刷了下来,真的很可惜。自然她的同学郑裕国上了高中,她初中毕业回家劳动,那个年代劳动成为生活的主旋律,她也不觉得失落 ,还很乐观,毕竟上高中的人寥寥无几,高中毕业后还得回生产队劳动,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也不包分配工作,也不能直接考大学,看你在社会大学的表现,由贫下中农与大队干部推荐上大学,你就安心务农吧。
六妹初中毕业,我高中毕业都回家务农了。这期间,我俩与三姐一起在生产队挣公分,说说农忙(收割夏稻)时节有多辛苦:大片的农田远离村落 ,在遥远的海边,晨起三点钟就准备出门,走路还闭着眼睛睡觉,这不是瞎说,真实经历过;一眼望不到边的稻谷,猫腰收割,很少直起腰休息,不想落后呀,递稻把,整稻草,不得闲,连续转;最怕蚂蟥叮,不知不觉被叮得鲜血直流;临近中午,炙热的太阳烤得你喘不过气来,满头大汗,直流浃背 ;路远不能回家,生产队专门安排人送午饭,饭后在树影下休息一两个小时再继续劳作,这时的稻田里的水被烤得火烫,人家能忍我们姐妹也能忍,一直到天黑才回家,这就是夏收时节考验你的一天。经历过夏收的人,觉得你以后干什么工作都不觉得苦了,苦难考验人,苦难锻炼人的意志。
这几年我们姐妹为集体做了不少义务工,主要是深河道,筑拦海大坝,这么长的大坝的建成有西周人民的功劳,也有我们三姐妹的苦劳,现在大坝旁建了个火力发电厂。
两年后,我做了代课老师,六妹进了校办工厂,这得益于朱领导的推荐,这时朱领导已是西周小学的校长了。
六妹在工厂里同样是个出色的工人,她做出的塑料产品产量高,次品少,她会摸索控制加热的温度与压机下压的时机及力度,不像现代制造业有数控仪表显示,机械操作,那时完全靠人工把握,有她的聪明才智才会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因而工友喜欢与她合作,挣的工资也最高,听她说,其中有一个月挣到了76元,那是个不得了的高工资,一个民办老师一个月只有24工分,年底分红还不到一元一工,只有八角一工哎,代课老师也只有32元工资。
1978年秋季恢复了高考制度,一批刚毕业的高中生、初中生正当时参加了高考 与中专考试,当年历届生好像参加的人不多,因为他们没作好准备呀,一时不在学习常态,考试没把握,到第二年参考的人就多了,叫六妹去考中专,她不为所动,主要是缺少自信,再说与郑裕国他们同年考,因为她74年终初中毕业,学业已荒废五年,怕这怕那的,怕考不好出洋相;家里也没人给她撑腰与引导,她下不了决心,要是父亲在,那将是另一个六妹了;再说六妹当时在校办工厂赚得不错,工作得心应手,母亲也不想失去这份收入。种种原因她放弃了高考。可我参加了高考,没能考上,你说不难为情是假的,觉得无地自容,庆幸六妹没去考。毕竟休学了五年,那时缺少复习资料,没有系统训练,也好,尝试一下高考的滋味,暴露出自己的短板,知耻而后勇,明年我就考上了,不提。
后来校办工厂倒闭,她 成为了振华电器厂的工人,这是个乡办企业,很快 她成了这个厂的业务骨干,为工厂的发展壮大发挥了应有的贡献 ,她热心传授技术,为工厂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后领导重用了她 ,让她做仓库保管员 ,因为这一块管理很混乱,不规范,财物损失严重,她上任后 ,严格规范货物进出管理 ,使投机贪污者不得其便,工厂效益显著提高,但她的作为断了有些人的财路,也得罪了几个人,但六妹不怕,她说要管就得这样做,只要自己不贪、不腐。六妹就是这样一个正直、洁身的人。于是她获得了厂领导的不少赞誉与表彰。
改革开放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企业纷纷改制,西周国营的汽车配件厂也不复存在,变为私有,振华电器厂也不例外,转制过程存在多少猫腻大家都明白,牺牲的是广大职工利益,普通工人拿了几百元转制费被打发回家,我六妹虽然没下岗,但她看不惯这种改制,她要为职工争权利,揭穿了他们的猫腻,手捏种种证据,带领职工去县政府上访,还碰到了一个政法委的具有正能量的干部支持她们的行动,事情越挖越深,牵涉到了上层改制办人员,毕竟大环境如此,个人及平民的力量有限,企业硬是被改制,六妹主动辞职,后被别的厂聘用。
六妹就是这样性格的人,正直、善良、爱打抱不平 ,眼里留不住一粒泥沙,还热心助人,就爱较真,什么事情都似做产品那样用数据说话 ,不差毫厘。理解她的有正能量的人为她竖起大拇指,不理解的想混水摸鱼的人说她太过认真了,有点不合时宜了。其实六妹性格可以说是代表了我们家人的性格,厌恶弄虚作假,鄙视不劳而获,深恶贪污腐化,保持自身的正直与善良,守住做人的本份。
经历了世事的变迁 ,看多了人性的莫测,保持本真有多不容易,她宁愿守着清贫不愿追名逐利,宁愿得罪权贵不放低道德底线,毛主席时代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能丢。
随着年龄的增长已近退休,她与我们一样信奉佛法,母亲把我们八姐妹(其中一个是弟媳妇)全皈依了佛法,如今六妹已成为了宏扬佛法的积极践行者,十年如一日,每天五点晨起礼佛,念经,她已经会背诵好几部经文,如金刚经、普门品、弥陀经等。人家看一部法华经要好几天,她只要一天就看完,六妹真精进。
她心灵手巧,用佛教用纸自创折叠成各种形状的敬佛用品:高高的菩提树,一朵朵荷花,大大小小的花篮,叠佛塔,白鹤腾青松,般若菠萝蜜船等等,千姿百态,形状各异,色彩斑斓,非常养眼,寄托信众的美好愿望。
六妹做什么像什么,做一行爱一行,现如今她是永庆寺师父的得力助手,协助师父组织法会 ,信众想参与法会,会自觉联系六妹与她商量,为他们释疑解惑,出主意使信众满意,她乐此不疲。
六妹在居家修行的道路上已小有成就,待人处事不那么尖锐,变得温和,我觉她已获佛惠;她深入经藏,变得更明智,渐具三明六通得四无碍智;她手下聚集一批信众,愿意接受她的领导,心服口服,信任并依赖她,她似乎成了这批信众的导师一样。
有人说得好,五十岁后美与丑看不出有多大差别,六十岁后当官的与百姓是一样的,都退休在家没有官阶,七十岁后房子大与小是一样的,因为你所需的空间不大。你也不必骄傲,不必羡慕,不必伤心,人生就是这样,只是领悟的太晚。
六妹的精神不虚,有佛法的寄托;家庭幸福,她是儿子与老公的主心骨;生活是富裕的,因为喜欢简约,吃素为主,积累的财富足够她花的。六妹的生活是充实的,家庭是幸福的 ,愿你活力永远 ,健康永远,幸福永远,福报满满。
愿受过苦难的姐妹们个个安享晚年幸福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