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宝玉题“沁芳”好在哪里?——蒋勋
文/空谷幽兰草

“沁”是什么?
是渗透,不知不觉的慢慢地渗透,泪水浸透了衣襟也叫沁,玉上面有痕也叫沁。
沁是岁月久远以后不知不觉感染到的气息。
贾政看到这个地方有水“泻出于两峰之间”,这是《醉翁亭记》里的句子,想要用这个泻字。
宝玉觉得这个地方是用来欢迎贵妃娘娘回家的,用“泻”不好,欢迎皇家的人应该有一种贵气,而且他认为“泻”字只点出了水,没有点出花,因为这个地方不但有水,旁边还种满了花。
所以,宝玉用了非常漂亮的字“沁芳”,得到了不拘言对笑一向对宝玉严厉管教的父亲的赞许,“沁芳”后来变成了这条小溪的名字。
“泻”字太过于凶猛,玉脆而易碎,声音都过于喧哗。沁是温柔的不知不觉的,类似如润物细无声,有一种大家闺秀的清雅之美,芳是颜色,也是味道,所以沁芳更有优雅之美。
贾政还有他身边的人都没有这个感觉,因为他们在官场太久,对于“沁”这种比较温柔的有感染力的东西不太有感觉了。
高考作文题出来后,蒋勋先生针对今年的高考题,写了这篇文章,如春风化雨,沁人心脾。
木心先生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
文以化人,如春风拂面,潜入人心。
“沁”是柔美的,“泻”是比较表面,比较粗暴的,“沁”下接一个“芳”字,说水沾染了落花的香味,有花的芳香。
看水看花看落花,“沁芳”只有两个字,大家都觉得漂亮得不得了。
很多的美学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完成的,文化,“化”就是你根本感觉不到的逐渐受到的熏陶和教育。
想到多年以前,六十多岁的婆婆过世后的第一个春节,家中会有一众亲朋好友来家中参加吊唁活动,毕业于华科大学的副总哥哥想亲力亲为写一幅独居匠心的悼念母亲的对联,我说汉生也想好了一幅对联,就是太张扬了。孙家哥哥一听我说太张扬了反倒来了浓厚的兴趣,率性要我们念出来听听,回忆起来家人们也甚是可爱!
附今日所学古诗:
陇西行四首·其二
唐·陈陶
誓扫凶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似春闺梦里人。
所学的古诗词《征人怨》、《春怨》、《夜上受降城闻笛》、《凉州词》、《哥舒歌》都是写边塞战争的诗词。边塞诗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看了让人潸然泪下。
经典的诗词歌赋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愉悦和人生哲理是物质财富无法比拟的,读书会令人眼界宽阔,心态平和,气质优雅,世上没有白读的书。
感谢蒋勋先生针对今年的高考题,写下了与今年高考题目所应景的这篇文章,崇敬先生的才华,感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