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每个人都应该在教师节重温这篇文章

每个人都应该在教师节重温这篇文章

作者: 实干日志 | 来源:发表于2018-09-10 22:34 被阅读64次

    2018年9月10日   星期一

    今天是教师节,在这个特别的节日,很多人会想到自己的老师,我却想到了一个德国人卢安克,他是德国汉堡人,毕业于汉堡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1990年夏天为期3个月的中国之旅,改变了他的人生。

    从1997年开始,他在中国广西的大山里已经支教十年,辗转多处山村,过着简陋的生活,后来柴静曾采访过他。

    有些人很头疼写作文,但在卢安克的引导下,他们班同学写出来的作文,连我都不由自主笑出声来。

    卢安克班上一个小学生的作文:那年春天,我家养了一头又肥又帅的猪。有一天,我突发奇想,我不能想象骑马的滋味,何不想象骑猪的滋味。我和猪在前面跑,爸爸和爷爷在后面追,妈妈和奶奶拿着棍子在前面打。猪终于停下来了,我从猪背上滑下来,定了定神,拍拍猪的屁股,强作镇定的说,老兄,你干得不错。爸爸虎着脸说,你老兄干得也不错。我知道情况不妙,撒腿就跑……

    你看完什么体会?!!!

    柴静采访姐弟俩,弟弟卖力地劈柴,大家都觉得这镜头很动人,过了一会儿火暗了下来,摄像机拍不清楚了,就停下来,说再添点柴。再过了一会儿,我让弟弟带我去他的菜地看看,他拒绝了。

    柴静:“为什么呢?”我有点意外。

    弟弟:“你自己去!”

    他看都不看我,我纳闷了一晚上。第二天,卢安克说给我听:“那时候正烧火,你说你冷了,他很认真的,他一定要把那个木柴劈开来给你取暖,后来他发现,你是有目的的,你想采访有一个好的气氛,有做事情的镜头,有火的光,有等等这样的目的,他发现的时候,他就觉得你没有百分之百地把自己交给他,他就不愿意接受你,而你要他带你去菜地看,他不愿意。

    卢安克:“目的是好的,但是是空的。”

    柴静:“空的?”

    卢安克:“空的,做不了的,如果是有了目的,故意去做什么了,没有用的,没有效果,那是假的。

    柴静:“你是说这样影响不到别人?”我下意识地喃喃自语。

    卢安克:“这个很奇怪,我以前也没想过,想影响别人,反而影响不到。因为他们会感觉到这是为了影响他们,他们才不接受了。”

    你看完这段什么体会?

    每个人都有意识,当你没有目的时候,你的行为对方会自然接纳,当你有明确的目的之后,对方一旦感受到了,你的行为不完全是为了他,而是为了自己的私心,对方就会本能的抗拒,唯有心中装着对方才能影响对方。

    柴静采访卢安克,其中有这样一个片段提到国人的急躁。

    柴静:“你曾经在博客中写过,不论中国人的城市人还是农村人都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太着急了。这话是什么意思?”

    卢安克:“嗯,来不及打好基础就要看见成果。

    柴静:“那是一个相当持久的过程,是不是?”

    卢安克:“是的,这是一个长大的过程,不是那么快达到的效果。

    柴静:“会有人觉得那太漫长了。”

    卢安克:“小学老师教一批一批的,都看不到自己的成果。”

    柴静:“很多人都会有这个疑问,就是说一个有很强的精神力量的人,他需要有支撑他的动力,那你动力是什么?”

    卢安克:“肯定是我观察到的一些因素,反正我这一辈子要做的事情,我觉得我已经做了。就算我现在死去也没有遗憾。”

    旁白(柴静):“也许从中国人的眼睛来看,卢安克的全家都很奇怪,他有一个双胞胎哥哥,现在是国际绿色和平组织的志愿者,而他的妹妹现在在非洲纳米比亚教书,他们都没有常人所理解的正常工作。卢安克的父亲是一个退休教师,母亲是一个家庭主妇,卢安克说,他的父母从来不会去强求孩子必须按照某种方式生活。”

    柴静:“他们(父母)不会觉得你属于他们吗?”

    卢安克:“好像不觉得,他们也很关心我。他们也付出了很多很多,但想不到我属于他们。”

    柴静:“那你会像我们中国人这样去考虑责任吗?比如说我觉得父母已经老了,然后需要在他们身边去照顾他们,把自己的时间多给他们一些。”

    卢安克:“我也这样想过,但他们不要,他们觉得不如我在学生身边,他们觉得我在他们身边就可惜了。”

    柴静:“我看到你博客里写过一句话,你说成年人不在孩子身边,是农村教育最大的问题,这个是指什么?”

    卢安克:“很多小孩在一起,就会进入一种疯起来的气氛,然后变得很野,大人可以给他们带来文明。”

    柴静:“这个文明指什么?”

    卢安克:“停下来,想想自己正在做什么。

    旁白(柴静):“卢安克希望给他们适当的教育,但是这些孩子正在好动的年纪,很难集中精力,老师说的东西,有时候说过就忘了。”

    柴静:“刚才卢老师的话到底听见了没有?”

    孩子们:“没有,已经忘了,已经过去了,过去的事那是过去。”

    柴静:“你会不会很灰心,你说了半天,可能他们完全没有听到。”

    卢安克:“这正常了。”

    柴静:“这正常了?”

    卢安克:“一下子有新的刺激来了,就过去了。”

    柴静:“能影响他们吗?你觉得。”

    卢安克:“一句话不可能,但一起经历过的事情会。”

    旁白(柴静):因为在农村,电视剧和录像成了孩子了解外界、树立价值观非常重要的渠道,所以卢安克想了一个办法,他写了一部叫《和平剑》的电视剧,让孩子们共同来演。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叫荣志的小孩,一心想当英雄,他历经种种磨难追求到了和平剑,但这把剑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帮助人,也能伤害人,甚至包括自己,荣志经历了外来的种种诱惑,也抑制了内心的种种欲望,最终才成为真正的英雄。

    柴静:“为什么要用演电视剧的方式?”

    孩子:“这样更有效、更直接。”

    卢安克:“因为这是经过行为来学习,不是经过说话,说话是抽象的,但是不侵入他们的感受,如果用行为去学习,更直接。

    柴静:“你觉得孩子能理解吗?”

    卢安克:“可能他们想不到,但他们的感受中都存在。他们已经接受了,还没理解,但大了,他们会回忆,会理解。

    时隔多年,再看柴静采访卢安克的文章,我内心依然深受触动,还是会被卢安克的精神打动,更被国外的教育方式所震撼,同样也希望国内教育也会逐渐达到这种水准,希望更多老师能看到这篇文章。

    什么是教育?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转载分享就是传播爱和希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个人都应该在教师节重温这篇文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oge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