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学习20年,职场8年的音乐从业者,随着这几年线上课程的发展,我也一直想做一门属于自己的线上课。
但是又感觉“做一门课”这种说法太宏大,自己根本就做不了。再说,自己又不是什么名人、专家,有什么资格去教别人呢?谁又会来听呢?
最近读到这本《做课》,彻底打消了我的疑虑。
本书作者是三节课联合创始人布棉,和资深课程制作人崔晓玲。二位老师根据以往丰富的做课经验,结合三节课的高分课程案例,将做课的前期准备、做课流程、课程结束之后的善后工作等,逐一进行拆解。
作者在书中讲到,很多人想要做课,但首先都会自我否定:“我能做出一门课吗?”但是作者告诉我们,一个在某一领域工作3年以上,具备独立、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的人,都可以做出好课程。
回想我的工作经历,已经超过好多个三年,并且在工作中,我可以切换不同的角色独立完成工作,那么斗胆想一下,我是否也可以做一门课呢?
接下来就结合书中知识,结合我的专业与工作,试着梳理一下过往经历,盘点一下自己的知识资产。
《做课》中作者讲到,不管是做一节知识小课,还是做一个课程体系,都是需要审视自身,进行自我知识管理的。
所以在做课前,可以先提问和回答自己几个问题:
01 问:你曾在哪家公司工作过,工作了多长时间?
答:1、曾在某交响乐团工作八年,担任谱务和演奏员的工作,并且一直担任指挥的业务助理。(工作经验超过三年,可以考虑作为做课方向)
2、在某写作社群担任点评老师、写作教练(刚起步半年,选择做课的话要慎重)
02 问:你曾做过什么岗位,解决过什么问题?
答:1、交响乐团工作时,担任谱务工作,对整理中、外文乐谱,分类归档、分发、收集、制谱等流程相当熟悉,并且制定目录,协助其他工作伙伴更高效工作。
2、科班学习演奏20年、8年交响乐团实践经验、超过15年的教学经验。辅导的学生分别考入上音、厦大、沈音等,并且在工作后辅修第二理论专业,取得学位,演奏和理论课都有丰富的经验。
3、在某写作社群,沉淀学习三年时间,然后开始在自己的自媒体账号上发表文章。上稿公众平台、出版社官方平台等。累计收到稿费4位数,领取赠书100+本,实现看书自由。学习的第三年,陆续开始在千人社群分享写作经历与心得,帮助很多迷茫、躺平的小伙伴重拾信心,开始行动。
03 问:你曾做过什么项目,取得过什么成果?
答:1、音乐教学上,辅导学生考入心仪的大学,并且辅导超过100+位一对一学员从零开始学音乐知识;辅导的考研学生,有考入国外知名音乐学府,也有考入国内音乐学院的。
2、独立完成乐团的乐谱分类与目录制作(这个方向偏小众)
3、写作社群里,辅导超过20+人上稿公众平台,点评+改稿超过200篇
4、完成8000+字《这样写出好故事》半小时听书稿,并成功上稿
04 问:你曾重复做了哪些工作,曾被人请教过哪些问题?
答:重复做的工作值得思考。
1、每天练琴2小时,被人问如何练琴能让声音干净、洪亮,如何提高手指技巧等。
2、参加乐团的排练与演出,累积排练时长粗略算一下,一周2天,每天3小时,8年累积下来是17000+小时。
3、每周花在整理乐谱上的时间大概为2-3小时,8年累积下来是8700+小时。这些重复性工作为自己在领域内积累了大量的实际经验。
4、从去年开始在自媒体平台上发布文章,累积到现在有100+篇。
05 问:你曾做过哪些知识或经验分享,甚至带他人做过分享?
1、曾随乐团参加高雅音乐进校园活动,在活动上进行声部展示与讲解,累积场次50+。
2、参加电台关于音乐普及方面的节目撰稿,累积字数超过10000+。
3、今年开始陆续在千人社群分享写作经验,经常被问到如何写书评、如何上稿、如何设计文章的结构(虽然感觉自己也是一知半解凭着感觉走,但是持续的行动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力,自己踩过的的坑有过的卡点,似乎大家也有,所以会有一些心得和分享)。
结语
通过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可以迅速梳理自己过往的知识成果,然后再从中筛选出适合做课的内容。
虽然自己现在还是纯素人一枚,也自认为没有太多的经验能分享出来,但是通过记录和梳理,还是能发现自己的许多优点的。
在《做课》中,作者讲到,做课的第一步,就是盘点自己的知识资产,因为自己的过往经历、工作经验,都是独一无二的,如果不去梳理,就会随着时间忘却。
那么关于如何做一节知识小课,如何整理出自己的课程体系,接下来还有设定教学目标、确定课程结构、设计学习体验、课程效果自检清单等几个步骤。
如果你也想做出属于自己的课,那么这本干货满满的《做课》一定不要错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