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里,我们都有相同的时间,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会产生这么大的差异?怎样才能在相同的时间里达到跟好的工作效力。
花时间做?还是花时间买(时间成本)
时间成本:这个时间如果用来做别的事,可以获得的利益。懂得计算时间成本,可以帮我们理性的解决很多事。
思考
你愿不愿意每月多花2000元,搬到公司附近去住?
你愿不愿意为了买新手机每天多工作20分钟?
你愿不愿意省吃俭用20年来供养一套房子?
要回答这些问题,你首先要懂得时间成本是什么。
我每天花在公共交通上的时间是2小时,我一小时的工资是50元,那么每天的成本就是50*2=100元,还有就是公共交通/打车的费用,一天下来就是130元。一个月下来就是3380元,所以这样看来如果我们将工作产值的事用这两小时弥补,肯定是在公司附近住的时间成本更划算。
学会选择性的放弃一些事,才能让我们理性的懂得取舍,在相同的时间获得更大的收益。
让大脑来思考,而不是记事(GTD)
不想因遗忘而焦虑,最重要的秘诀是给大脑外接一个“移动硬盘”,把待处理的事项从大脑中清楚,让大脑用来思考,而不是记事。
场景
我们是不是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好像有什么重要的事,可就是怎么都想不起来。结果第二天开会的时候,老板问起,忽然想起来,顿时手足无措。
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场景,我们偶尔吃饭的时候想到一个绝佳的营销方案,想着吃完饭就好好优化一下,然后下次推广的时候可以使用。结果等你吃完饭发现,你什么都不记得了,非常抓狂。
遗忘,让我们的时间管理失去意义,连做什么都忘记了,还管什么时间?这难道是我们老了,记忆退化了么?当然不是,研究发现,遗忘是我们大脑的一种自发机制,我们会选择行的去删除一些不必要的信息,腾出更多的空间神经系统正常运转,这样就会让我们遗忘很多精彩瞬间,以及一下我们应该记下来的重要的事件。
收集----处理----回顾(GTD时间管理法则,短时记忆的克星)
1、我们要随身携带一个“灵感笔记本”,将那些闪现的灵感,和随机安排的所有的事件记录在一个笔记本上。
2、准备一个“待办事件本”记录那些我们“灵感笔记本”中记录的事件,然后按照重要优先级,和事件紧急优先级将事件安排好,然后一一处理。
3、每天回顾“灵感笔记本”和“代办事件本”上的任务是否完成,没有完成的写清原因,并记录在明天的待办事件上。
第一步清空大脑,将所有的事情放在“灵感笔记本”上;第二步,处理“灵感笔记本”上的事项,把事件按照:删除、归档、将来/可能、等待、下一步行动、项目的方法归档;第三步,随时回顾、每天回顾、每周回顾,从分类中提取需要完成的事件,然后行动,让大脑只负责思考,不负责记忆。
人生的不同,有第三个8小时创造(三八理论)
每天要为自己争取不少于2-4小时的“不被打扰时间”,投资在个人成长上。善于利用第三个8小时,持之以恒,由量变引起质变,创造不可能的人生。
我们这个八小时工作制,是美国实业家欧文提出的,也是在35万美国工人罢工中获得的。这个人是工作效率最高,不影响人的正常身体健康的最佳工作时长。
而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有相同的24小时,我们的同事朋友都一样,为什么在工作了3-5年以后,有的做了主管,而有的人仍然在原来的岗位上,做着相同的事情。其实我们的两个八小时都是一样的,每天睡觉8小时,每天上班8小时,而让我们发生改变的就是那下班以后睡觉之余的八小时了。
我说说我看到刘润老师分享的几个感悟,我有所启发,希望你们也能受益。
1、找到不被打扰的时间
很多事情,比如学习、写作、思考,都只能在不被打扰的时间内完成,连续的、不被打扰的2小时,远远比8个15分钟产生的价值大得多。
我建议大家可以是,下班以后的两小时如果公司允许可以加班,或者回家以后,睡觉以前的2-4小时做深度的思考、学习等,提升自强。
2、分清“交易、消费和投资”
时间有三种特性:交易、消费和投资。
你支付给老板每天8小时,每个月就有168个小时(按每个月21天来算),老板会给你支付10000元工资,这是交易。你把自己珍贵的2-4小时“不被打扰的时间”拿来打游戏、看电影、刷视频等,就是消费;你把时间用来学习,那就是投资。
所以我们就是要把整块的时间留给投资,那些消费的时间把他们放在碎片化的时间上,例如坐地铁,等车,或者是等人。只有将时间更多的放在投资上,你的人生价值才会有所提升。
3、持之以恒
我们心血来潮的学习是没有用的,就像我开始决定做头条号,不能说今天跟新了,明天朋友吃吃喝喝就不更新了,这样是对自己将来的不负责,只有坚持才能看到巨大转变。
上天公平的给了每个人24小时。第一个8小时,大家都在工作;第二个8小时,大家都在睡觉;而人与人的不同,主要是由第三个8小时造成的。怎样才能善用第三个八小时,创造一样的人生呢?第一,找到不被打扰的8小时;第二,分清“交易、消费和投资”;第三,持之以恒,日拱一卒。
多线程工作,真的高效么?(番茄工作法)
为了节省“任务切换”导致的时间浪费,可以用番茄工作法,每集中工作25分钟,就休息5分钟,保证专注度。
现在的很多人,都以自己能够多线程工作而自豪,然而多线程工作真的高效么?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你正在准备发布会的演讲稿,突然朋友给你带来电话诉苦,然后收到一个邮件,让你提交一个新产品的预算表。你以为能在打电话的时候将预算表做好,结果也没有做好,刚才演讲稿的思路你也全部都忘记了。
所以你会发现,我们做事的时候一次性做多件事效率会大打折扣。如果我们的计划不多,还可以勉强应付,当我们的业务发展壮大,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合作伙伴的时候,良好的工作工作习惯就会让我们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这时候番茄工作法就会帮上大忙。
将前面用GTD工作法标记出来的待办事件进行步骤拆解,将每天处理的事件以1小时为界限,然后一一处理。但我们再使用番茄工作法的时候要注意几点。
第一:防止被打断
一打断,大脑就会静如两次任务切换,这样一来一回,大脑可能会花费好几分钟才能进入原有的状态,因此番茄工作法的关键是:防止被打断,全神贯注25分钟。
第二:努力进入心流状态
心流体验是一种忘我的状态,才思如泉涌,通常半小时过去了,觉得就像几分钟一样。努力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会事半功倍。
重点就是:绝对安静,同时可以放一些白噪音(有专门的软件可以利用一下),这样跟容易进入心流状态。我们可以用大番茄(50+10)法和小番茄法(25+5)来处理花费不同时间段的事件。
第三:要专注,也要休息
电脑用久了,会发烫,进入心流状态也是一样会消耗很大的脑力,所以要学会劳逸结合,才能更好的进入下一个任务。
番茄工作法,就是集中每一个25分钟,休息5分钟。这是一种用适合的事件力度,来保证注意力和专注度的工作方法。执行时要注意三点:第一:防止被打断;第二:努力进入心流状态;第三:要专注,也要休息。
只用更好的利用时间,安排好时间,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事件,让我们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一步。
规划好投资时间,才能在短期内提升自己,在长期达到自己职场规划和人生目标。fa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