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将往何处去?
在独处的时候,在寂寥的时候,我们或许会问自己这些问题。如果前面两个是关于生存与自我,那么最后一个问题则是关于死亡。
这些问题对于诗人或者哲学家来说都是难以言说的,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就更难以说清道明了。
“生老病”,我们都再熟悉不过,对“死”我们却讳莫如深,要么充满恐惧,要么倍感无助,要么想要逃避,总是不能洒脱自然地面对“死”。
我们会因为亲友的去世而接触到“死”,可那只是他人的离世,我们依然没有真正把死亡当作跟自己日常有关的事情来看待。
把”死“当作一种忌讳,似乎是我们文化中的一种默认的内在的价值观。
而与死亡有关的丧葬、祭祀仪式等也成为神圣而不可靠近的存在。
可是这一切,原本不是这样无以名状的。
《纳棺夫日记》,就对上面的问题和现象进行了解答,也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思考“死亡”的新窗口。
2009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入殓师》便是根据这本书改编而来。
作者大学辍学后经营酒吧,但因经营不善而倒闭,后在报纸上偶然看到招聘启事,就这样成了入殓师,并且一做就是四十余年。
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写成日记,后整理成书,便是这本澄澈旷达的《纳棺夫日记》。
入行后他发现殡仪馆的社会地位很低,从事纳棺或者操作焚尸炉职类工作的人也被人嫌恶。
从事这一行的人也没有正视这份工作的本质,甚至只是把它看成是完成一桩活计。
作者犀利地发现这一切都是源于我们对死亡的忌讳,“把死视为应该忌讳的丑恶,赋予生以绝对价值,这种价值观的不幸在于,我们每个人都会死,因而必须面对这个令人绝望的矛盾。”
面对这种根深蒂固的社会成见,作者通过三个小章节,深入浅出地描绘了“生死相依”,人该如何面对生存与死亡。
第一章“雪雨时节”,这一章讲述了“生”与“死”,就如同雪雨,非雪非雨,拈在手中即刻化为清水这般,把握“生死”也是一样,“生”充满生机活力,“死”亦透明美丽,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第二章“死之种种”,通过面对各种各样的死亡,作者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与矛盾情感娓娓道来,并发现对死亡的恐惧而衍生出来的迷信与风俗,皆隐藏着人们相信灵魂实际存在,人们对死亡的讨论,均立足于“生”。
第三章“光与生命”,作者在一次工作中偶然见到一只闪闪发光的豆娘虫,由此引发对佛教与宗教中“不可思议光”的思考,并最终开悟。
如此生涩难懂的命题,作者却写得浅显易懂,就是因为这是他扎根于现实生活,“立足于生死一线的真实产生的思想,而不是单纯的观念性思考的产物”,所以才会那么细腻真挚,感人肺腑。
读完全书,不仅会被作者的诚挚旷达所感动,也被他对于生死近乎哲学式的思考所启发,正如其中一位读者来信所说,这是一本诠释“生命”的教科书,告诉我们,跟宇宙时间相比,人生不过一瞬间,而这一瞬却是如此宝贵,如此不可思议。
“有人认为所谓开悟就是准备好了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从容地死去,这其实是错误的。真正的开悟,是在任何情形下都能从容地活着。”这句话就很好地解释了作者的心境,也为我们提供了对生命的新思考。
书中还有很多奇妙而发人深思的句子,让我常读常新。
“左右人生喜怒哀乐的,不过是人心简单的取舍。”——只需要简单地做一个抉择,你的心情就会大不一样。
“从业者不敢正视所从事工作的本质,甚至把它看成是完成一桩活计,这种工作就不可能得到人们的信赖。”——放在职场上同样适用,只有正视工作本质,变得专业,才能获得信赖和尊重。
“那些乍一看好像意味深远而庄严肃穆的丧葬仪式,事实上不过是一些支离破碎的迷信和陋俗的拼凑。”
“当人不再执着于生,不再恐惧死,就意味着人已经消除了烦恼,超越了生死;当人的内心感到安宁和清净,就意味着涅槃了;当人觉得一切都可以宽恕,那就是超越了善恶;而当人心中荡漾着对一切的感激时,那就是获得回向了。”——这或许是对生命思考最为通透的一句话了。
“对于绝症患者来说,鼓励的话听起来很残酷,善意的安慰只能传达悲哀,讲经说教都已多余。他们需要的,仅仅是一个眼眸澄澈如晴空、温柔通透如微风的人陪在身边。”——对于即将面对死亡的人来说,一个看透生死,对生命理解透彻的人的陪伴,胜过亲友各种鼓励安慰的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