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早上八点就来到了学校,学习充电,周六放空自己后开始周日的学习才能吸收更好的能量,更上一层楼。一天的学习安排很充实,但同时又收获满满。专家结合自身与当下教育的环境抛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得出自己新颖而又独到的见解,打开了我的思维,让我重新认识了教育,重新认识了孩子,重新定义了未来!
在教育中,研究学生,懂得学生是很关键、很重要的事。我对懂得学生的解释是,懂得学生,懂学习,才会得到真实的发生。懂学生,才会得到真正的发展和生长。那么,我们要常常利用各种机会,正式的或非正式的去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甚至去融入他们。那么,今天的孩子其实在很多方面远远超越过曾经童年时期的我们,他们的见识,他们的能力,他们的跳跃性思维,是曾经的我们所不及的,但同时,他们在另外一些方面的样子,需要我们觉察和警惕。
这样的样子有哪些呢?我们又应该怎么应对呢?这里我管中窥豹几个小小的思考和看点,给大家分享。第一点,就是缺少烟火的量。小学时,我和同村的小伙伴放学回到家就会做很多的农活和家务,比如施肥、打药、收种、晾晒、割草。洗洗涮涮,赶集叫卖,生火做饭,各种农活家务样样都会,样样都做,使得我打小就浓缩变了——个子小小的。那么,大人世界的主要生活更早更充分,也更完整地实现了上网。我们的童年生活的比重是最大的,都是先学会生活,先记住生活,后学学科挤时间去读书,甚至连学校都要为收种让步和方便。那时候的我们家境贫穷,但生活很丰富,很快乐。
那种风云的鲜活着时代的亲密的生活,表面上不是上学,其实它才是最本质的学习,生活化学习和生活学习。它不仅为我们的学科学习奠定了广博厚重的实践体验,还铸造了我们的意志力,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同时,也让我们对得之不易的上学倍加珍惜。而现在的孩子和我们相比,生活和科学的比例严重失衡。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是割裂的,频现高考前买书学习,高考后再去学会的奇葩现象。绝大多数学生的童年都是这样的,周一到周五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周末是培训班或者特长班和家庭两点一线。什么都不能耽误学习,什么都不能耽误读书,什么都不能耽误了补习,几乎一切都是为孩子的学科学习上如何服务,而耕种是农村人生活的活体,似乎变得可有可无起来。 我们都知道生活是知识的源泉,生活的品质决定了学习的品质,只有学会如何生活才能真正理解何为学习。学着生活锻炼的是人的意志力,钻研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正是学习的道路上所必备的。会生活才会学习,生活中孩子亲自参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感悟是做中得出来的,也是更为深刻的。对于教育这个场域,我想说,世界之大,无一处不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