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

作者: 种种子 | 来源:发表于2018-10-14 18:32 被阅读15次

刚在武志红公众号看了一篇文章——《孩子偷东西的恶习,藏着什么样的心理动机?》,文末的很多留言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有过的偷窃行为。

有一条留言触动了我——青春期叛逆,也是孩子给家长的求救信号;当然,很多家长并不懂。还有,其实有些孩子不是希望被发现,而是,希望被满足。

其实在看文章的时候,我是全程非常确定,我小时候的那个行为动机,和文章案例是完全不同的。所以看这篇文章就像在看别人的故事,没什么代入感。直到看到这个留言,我突然感觉,好像被说中了。

小时候家里穷,我也很懂事,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小欲望,比如渴望一支好看的新新的笔、一个好看的本子、一板牛奶糖……但从来不会跟爸妈说出这种渴望,知道爸妈很不容易,不想给爸妈负担。可是心里又一直渴望着,于是有时候去小玩具店或者其他小店铺买东西,经过心里一番挣扎,会冒险去偷到一些小东西,然后忐忑不安地揣回来,有点儿小高兴又非常害怕人家会找上门。

那些小事儿我一直没忘记,可能也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长大后我很为自己有过这样的行为历史感到羞耻,同时也非常庆幸从来没有被抓到过,没有被撕破脸皮。

其实那时候我心里是很清楚这种行为不光彩不道德,每次偷完都会忐忑好一阵子,而且一直感到很羞耻——但再怎么羞耻,我还是会继续想方设法"竭尽全力"地去偷下一个想要的东西。

可是为什么会一再偷窃呢,这么多年我一直困惑,我能想到的唯一一个原因就是:我的小欲望多,又爱贪便宜,我的欲望战胜了我的道德。

而今天看到这篇文章,我多了一些想法:一,虽然那时候我也知道偷窃不光彩不道德,但由于小时候的我价值观还不稳固,道德感没有那么强,所以很容易被诱惑,做出不道德的行为。二是,我的需求没能被满足,甚至连让父母知道都不敢,我只能靠自己"努力"去满足自己的欲望——或者说是需求。

武志红说,生命的根本需求,是渴望被看见。

没有被看到,孩子就会做出各种不正行为。"不懂事"的孩子努力让父母看到;"懂事"的孩子努力自己解决需求。

我想大概是这样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olt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