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应该有过这样的一种经历吧——当初我们很坚持的想法,在某个瞬间被分崩离析得碎了一地,然后捂着伤口一片片拾起,重建思想结构。除了一念成仁,一念成佛,其实还应该有一念熄,万念俱灰!变化之大,跟突如其来的遭遇和认知脱不了干系。
我喜欢读王小波的《思维的乐趣》杂文系列文章,赞同李银河说的——他就像《皇帝的新衣》里面那个口无遮拦的孩子,他就是在那个无比庄重却又无比滑稽的场合喊了那么一嗓子,使所有人都吃了一惊,继而露出会心的微笑。所以,他给了我一场思想上的蜕变,我知道我已不再是原来的我。
对比之下,大部分的励志成功书,我很排斥,因为书中打了鸡血的人越是声色俱厉,嗓门高亢,我越是不信。我人生中有两个比较重要的信条,其一是“凡事都有一个度”,其二是“凡事都有两面性”。他们钻研成功学,继而像打了鸡血一样,罔顾一切追求物质和地位成功的人,在我看来是在过度消耗当前的生命,着实不可取!
自从我有了老来写书的梦想,我开始思考我要写怎样的书,要怎么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价值判据才不至于偏离写作的初衷,前一个问题好说,想写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所见所闻,然而后一个问题很困扰我。我不着急,写书不过是我年老时的梦想之一,还有漫漫人生路让我去走,去寻找答案,这其中有一个大概的顺序追逐此梦,起于学习,丰富在交流、年老有建树。
王小波认为知识分子的不幸是生在不理智的时代也保持着不理智的思维,文革期间很多知识分子就是这么的不幸!近些年来的国学热现象,也隐隐感觉到一些学者专家教授们的不理智不作为,掉进先贤们已有的文化漩涡里,旧调重弹,不跳出这个漩涡,不去干些知识分子更该干的事儿——创造精神财富,让中华文化怎么前进?
这么说吧,我欣赏理智且有创造力的学者,我在向他们靠近!
“有些人认为,人应该充满境界高尚的思想,去掉格调低下的思想。这种说法听上去美妙,却使我感到恐慌。因为高尚的思想和低下的思想的总和就是我自己,倘若去掉一部分,我是谁就成了问题。假设有某君思想高尚,我是十分敬佩的;可是如果你因此想把我的脑子挖出来扔掉,换上他的,我绝不肯,除非你能够证明我罪大恶极,死有余辜。”
王小波说,人既然活着,就有权保证他思想的连续性,到死方休。更何况那些高尚和低下完全是以他们自己的立场来度量的,假如我全盘接受,无异于请那些善良的思想母鸡到我脑子里下蛋,而我总不肯相信,自己的脖子上方,原来是长了一个鸡窝。
善与恶为一,正如上坡和下坡是同一条路。不知道何为恶,焉知何为善?用“凡事都有两面性”来解,我认为人有阳的一面,通常是正义、善良、爱的人性闪光点,同时人也具有阴的一面,我们称之为人性的弱点,所谓的孤阴不生,孤阳不长。
如果让我选择可以掌握话语权的人,我希望他是一个完整的人,不虚伪不做作,不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或国学的制高点,片面地在作品中批判别人的丑陋,宣扬他高洁的人格,倡导某事前,做个平凡人,想想这种呼吁是不是将自己排除在外了。我们都知道,说容易做到很难。
这些话说给有影响的人听,说给想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听,说给各位学者专家教授等传播知识文化的人听,同时也说给自己听!
我已不再是我,因为我原本构建的思想世界已然分崩离析了,尽管痛苦,还是要保持思想的成长,相信重建的旅程将痛并快乐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