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的书究竟去哪儿了?为什么读完一本书之后没有任何收获?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应该是一个困扰过很多人的问题,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作者奥野宣之给出了他有效阅读的方法。
一是坚持写读书笔记。
尽管读书笔记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那些年被日记和读后感支配的恐惧,但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用笔记录的过程能够帮助我们记忆、理解和回顾书中的内容。在作者看来“书面化的思考更便于利用”,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可以提高我们记录的效率,但是我们要警惕,便捷的记录方式可能只提高记录的效率而没有提高思考的效率。就好比老师讲课用的课件,拷贝到U盘当中是很容易的,获取知识形成体系却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书中提到的“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就是一种“摘抄+感悟”的笔记模板。这就要求读者读完一本书后严格筛选需要摘抄的内容,尽量提炼自己的感想。用读书笔记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思考习惯,但也不至于为其所累,形成良性循环。
二是积极输出促进思想内化。
“哪怕是你自认为非常了解的事情,一旦需要向别人说明或写下来,还是会出现很多模糊不清的内容,正因为这样,演讲和写作都需要经过全面的准备才能开始”。我们不妨问问自己:我最近看了哪本书?我还记得书中的内容吗?我能向别人讲述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或核心思想吗?如果这些问题回答不上来,那就说明我们对书中的内容没有足够的认知和理解。写读书笔记和书评都是积极输出,这些方法都能够帮助我们记忆、思考和联想。
除了这两个方法以外,作者在书中还提到了许多自己读书的“小窍门”,比如如何选书,如何记读书笔记,如何通过读书来“解忧”等作者“亲测有效”的方法,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不妨看看作者的安利,说不定你也会心动种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