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之夜敬先人
读写人家专栏作者:赵正禄 原创作品
在我们老家,过年敬先人是件非常隆重的事。一般情况除夕的酉时一到就开始净手、坐纸、摆献饭、上供茶、供酒、烽香、点蜡、烧裱和冥票、放鞭炮等。大多为家中的几个男丁一起完成,以父亲或长子为主。
老家虽处偏远山野之地,但也有近千年历史的古城遗存,文化底蕴深厚。不管是大户人家还是平头百姓,也不管是书香门第还是世代农家,都有在厅堂朝门的正墙(俗称上坡里)悬挂字画中堂的习惯,只有在上世纪六、七年代,曾用毛主席像代替过。
厅堂的摆设也非常讲究。正中靠墙的是供桌,约两米长、五十公分宽、九十公分高,供桌前是八仙桌,约一米见方、八十公分高,八仙桌两侧放有两把太师椅。这些家具大部分为硬木雕刻,以梨木、石枣木为多,也有核桃木、椴木、桃木等材料的。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在我们的古城里,传统的古家具已经由现代家具所代替,八仙桌、供桌还有,太师椅已经找不到几对了。雕刻的木盒子也几乎没有了,专用献饭还有,但相当一部分人家已经不做了。传统的东西正在逐步消失。
供桌上一般置有先人案(先人神龛),前面立一排坐纸(包有冥票或冥钱冥国信封),坐纸正中间为三代,然后按辈分一左一右立式摆放,八仙桌上则放置献饭、献果、香桶、蜡桶、香盘、香炉等祭祀用具的。香桶、蜡桶、香盘、香炉等祭祀用具,一般都是红木和黄铜质地的。我家遗留下来的一个香盘还是天水雕漆的。献饭也有讲究,一般为四碗--摆放整齐有序且冒尖的五花肉块和搭配色调的专门献饭,供果除时下稀少的水果之外,还有用木雕盒子装的排列有序、花色品种繁多的油炸盒子(一般情况是女儿和外甥女做好带来的),当然根据自己家里的情况还有增加其它供品的。
八仙桌前面绑有和八仙桌高低、宽窄一致的绣花桌裙。桌裙前面空出一片地面跪拜烧冥票。我家至今保存着一件苏绣的桌裙。
包的冥纸从外表上有三年之内(新灵)和三年之外的区别,新灵的冥纸外包装是白纸,三年祭日已过的用黄色纸,且正面有一公分左右宽的笺子(用于写牌位--即收件人)。
过年供奉先人一般情况为三天,初三下午送灵。但也有除夕夜直接烧了的(三年过了的)。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一度被禁止,但我家一直没有间断过。
在供奉的三天内,香、蜡、茶、酒一般都不能有间断,有新灵的每晚七点左右都要在大门外举行接纸的仪式,在大门外用灰撒一个留有一个小出口的圆圈,在圆圈内孝子们下跪,烧冥票、香裱等,哭到厅堂,再在厅堂跪烧香裱、冥票等。到初三未时之后,开始送纸,一般情况都先去新坟和最亲近的先人坟上去烧纸。有新灵的去的路上和坟上一般孝子戴麻戴孝且有哭声。烧纸也有规程,先要祭土地神,然后烧纸。点蜡烛、上香、烧纸、祭酒、祭茶、叩头、放炮等。返回家的路上新灵不允许有哭声。
这样先人也送了,三天年也算快结束了。当然,初三过了还有许多节庆的传统活动仍在继续,一直到元宵节基本才算结束。
网友评论